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
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
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夜移衡漢落,徘徊帷戶中。
歸華先委露,別葉早辭風(fēng)。
客游厭苦辛,仕子倦飄塵。
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發(fā)陽春。
肴干酒未闋,金壺啟夕淪。
回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
玩月城西門廨中。南北朝。鮑照。 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夜移衡漢落,徘徊帷戶中。歸華先委露,別葉早辭風(fēng)。客游厭苦辛,仕子倦飄塵。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蜀琴抽白雪,郢曲發(fā)陽春。肴干酒未闋,金壺啟夕淪。回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
初生的月芽兒,照見西南樓,嬌小纖細,宛如盔鉤,夜闌月西沉,余光輝映著。
東北面的臺階,殘月也嫵媚,恰似少女的蛾眉。
蛾眉一樣的月兒,被珠簾擋在窗外,玉鉤般的月兒,透不進瑣窗里。
十五十六日,一月圓光滿時,我與您雖然相隔千里路,卻能沐浴在同一片月光里。
夜沉沉將盡,星稀稀將落,只剩下月光,遲遲疑疑地照進房門里。
殘花早被夜露打落,枯葉也已被涼風(fēng)吹去;
溧泊不定的宦海生涯使我辛苦厭煩;忙忙碌碌的官場應(yīng)酬也讓人倦疲。
今天,繁忙的公務(wù)之后,得以安靜地休息。
用古老的蜀琴彈奏著白雪調(diào),用美妙的歌喉歌唱著陽春曲。
盤中的佳肴已經(jīng)用完,杯中的美酒依然有余,金壺滴漏已盡,月夜即將過去。
似應(yīng)駕車回家小睡,但又決定停住,留下來把杯中的美酒斟滿,等待與知情的好友會晤。
廨(xiè):官署。
纖纖:細小的樣子。
墀(chí):指臺階。
娟娟:美好的樣子。
蛾眉:古時稱美女彎曲的眉毛。
珠櫳(lóng):以真珠裝飾的窗戶。
瑣窗:帶有連瑣花紋的窗戶。
三五:夏歷十五日。
二八:夏歷十六日。
衡:玉衡,北斗的中星。
漢:天漢,俗稱天河。
歸華:落花。花生于土中,又落入土中,所以叫歸。
委露:被露打壞。委,棄。
別葉:離枝的樹葉。
飄塵:如塵埃之飄飖。
休澣(huàn):休息。洗沐,亦稱休沐,即官吏的定期休假日。澣,同“浣”,洗濯。
自公:從公務(wù)中退出。
宴慰:安居。宴和慰都是安的意思。
私辰:指個人的休假日。
蜀琴:蜀地的琴。漢代蜀人司馬相如善彈琴,故稱。
白雪、陽春:古曲名,一種高妙的歌曲。
郢(yǐng)曲:楚地的歌曲。郢,春秋時楚的都城。宋玉《劉楚王問》中說,郢地有一個善歌的人唱陽春白雪,國中能和者只有數(shù)十人。
肴(yáo):熟菜。
闋(què):停止。
金壺:即銅壺,又叫漏,古時的一種計時之器。
啟:踞,蹲。
夕淪:夜漏已盡。淪,盡也。
回軒:回車。
駐:停留。
輕蓋:一種有篷的輕車。
參考資料:
1、丁福林編著.謝靈運鮑照集:鳳凰出版社,2009.01:235
2、胡云信編著.金陵古韻:線裝書局,2007.5:11
3、劉心明譯注.謝靈運鮑詩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10月:151
宋孝武帝孝建年間(454~456年),鮑照在秣陵縣任縣令。秋日作者于城西門官署中賞月,美麗的月色令作者聯(lián)想到自己飄泊不定的仕官生活,于是對這種生活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作者為抒發(fā)情感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丁福林編著.謝靈運鮑照集:鳳凰出版社,2009.01:235
這首詩首六句是第一段,追敘詩人一直在望月,不但望日望月,新月時也在望,懷人之思深矣。“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二句寫新月初生,細小彎曲而柔弱嬌美,如玉鉤般晶瑩剔透的月牙,開始出現(xiàn)在西南樓的方向。以下又以“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二句承接上文,繼續(xù)寫新月的將落。此二句說新月將落時,那彎曲細長而娟美的新月轉(zhuǎn)而照射在東北面的臺階上。以下二句則總寫新月,初生新月光線柔和微弱,所以似乎被帶有珠飾和瑣形花紋的窗簾所遮隔。這里“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二句,把無形之光線當(dāng)作有形之物體來寫,形象生動而富有實體感。這種以實寫傳虛景的手法,把初生新月娟美柔弱、猶如病態(tài)美人婀娜多姿的形態(tài)細膩傳神地活現(xiàn)了出來,給讀者留下了許多可以想象的審美空間,取得了良好的審美效果。
中間六句是第二段,寫眼前月圓的實景。“三五二八夜,千里與君同”,筆鋒一轉(zhuǎn),由初生新月寫到望日之月。讀至此,方使人悟到以上六句所寫是追敘,其目的正是以新月和眼前望日之月作對比。新月光線柔弱,恐難以照遠,不能和遠方的“情人”共賞,而今正是月圓光滿之時,正好與對方隔千里而共度此良宵。引出懷人之思,為下文的厭倦客游生活埋下伏筆。“夜移衡漢落”,承上繼續(xù)寫眼前景,并交待時間。北斗星轉(zhuǎn)換了方向,銀河眾星也逐漸稀疏,表示夜已很深,交待賞月已久。“徘徊帷戶中”,筆鋒又轉(zhuǎn)到玩月,寫月光緩慢地照進屋中。此句又一次采用了以實寫傳虛景的手法,把月光的移動比作人的徘徊,富于感情色彩,也暗示了詩人當(dāng)時的憂愁心緒。“歸華”二句,轉(zhuǎn)寫月光照射下的官廨中殘花敗葉景象,并由花葉的過早為風(fēng)露所摧殘凋零,轉(zhuǎn)而進一步引起下文的身世之感和對現(xiàn)實狀態(tài)的憂怨。“歸華先委露,別葉早辭風(fēng)”,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可謂律詩佳聯(lián)。
詩后十句是第三段。“客游厭苦辛”二句,是由上文的殘花敗葉的凄涼景象轉(zhuǎn)到自身倦于客游仕官生活的感受,過渡自然和諧。由于厭倦了這種如飄塵般的不穩(wěn)定生活,所以詩人自然而然地閃現(xiàn)出“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的想法。二句說乘這公務(wù)繁忙之后的休假日及時地休息宴飲。“宴慰及私辰”句比較巧妙,既照應(yīng)了題目的玩月,又自然地向下文的寫賞月時的宴飲過渡。
“蜀琴抽白雪,郢曲發(fā)陽春”,承接上文“宴慰”,此二句寫賞月時用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來娛悅身心,消除不快。同時又暗用典故,表示自己志趣潔白高尚,知音者少,照應(yīng)上文“千里與君同”,又為結(jié)尾的“留酌待情人”埋下伏筆,具有多重作用。“肴干酒未闋,金壺啟夕淪”,仍就眼前而說,上句說玩月而飲,肴菜已盡而飲興正濃;下句照應(yīng)“夜移衡漢落”,“金壺”,即銅壺,又名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此說上面鑄有金人的夜漏已盡,天色將明,又一次交待時間。末二句承“啟夕淪”,寫天色將明而不得不結(jié)束這次的賞月,但臨行而又止,欲留下來等待與“情人”共飲。表示對玩月之夜的無限留戀和對知音的深切懷念,與“千里與君同”相呼應(yīng),發(fā)人深思,余味無窮。
這首詩遣詞造句形象生動,特別是前二段,把新月初生的靈幻光景和公廨處景物描繪逼肖。鐘嶸《詩品》說鮑照“善制形狀寫物之辭”,又說他“貴尚巧似”,此詩可算是典型的例子。此外,此詩風(fēng)格清麗柔弱,在詩人“操調(diào)隱急”(蕭子顯《南齊書·文學(xué)傳論》)、“如饑鷹獨出,奇矯無前”(敖陶孫《詩評》)的總體風(fēng)格中可算是別具一格的作品,但后代有人把它和宮體詩相并論,卻是失之偏頗的過激之辭。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叱馭庵。宋代。劉克莊。 所立未如溫太真,詎宜跬步暫忘親。乃知峻坂驅(qū)車者,有愧高堂扇枕人。
送周仲鳴使歸二首次夏嚴州韻 其一。。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贈樂秀才匯川。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恒難期。況與交游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群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fù)問字來卑棲。樂生青云客,慕我如饑渴。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jié)。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涂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為君謳。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與子共采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我今愿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宋代。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才大古人用,論高人先知。晦翁千載人,源流有余師。衣傳正大學(xué),時吐蹇諤辭。國步方險艱,憂端終南齊。袖有濟時策,真言瑯玕披。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辯論黼座側(cè),聽納天顏怡。林林陛楯郎,相顧胥嘆咨。中有張萬福,拜賀太平基。正賴中流柱,障瀾使東之。胡為勇於去,神龍不容羈。平生廉靖操,為國張四維。西風(fēng)送漢節(jié),凜凜和霜威。皇華馳周顯,書錦輝繡衣。沮臺占二星,今夕躔已移。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隱微。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烹鮮戒政擾,漏魚寧綱稀。要令珥筆俗,洗心學(xué)書詩。更令佩犢子,竭力事耘耔。鄱江歇瀾波,貫索韜光輝。丕變東楚俗,若詠洙泗涯。小試大儒效,泰山一毫釐。寧如立本朝,措世復(fù)雍熙。無容孔席暖,佇興宣室思。歸來納絳節(jié),平登黃扉葉。富貴推不去,乘留復(fù)須疑。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fēng)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送林次崖先生欽州考績二首 其二。明代。盧寧。 極海六年圖臥治,孤忠千結(jié)獨成狂。一州民瘼春同煦,萬里君門夜未央。搜輯地輿成國史,隱憂戎馬疏蠻荒。何時宣室來前席,迅策奇勛在袞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