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相看萬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裴回聞夜鶴,悵望待秋鴻。
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唯馀劍鋒在,耿耿氣成虹。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唐代。盧照鄰。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相看萬馀里,共倚一征蓬。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裴回聞夜鶴,悵望待秋鴻。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唯馀劍鋒在,耿耿氣成虹。
此詩是初唐五言排律中的佼佼者,素來被詩論家所稱道。明人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凡排律起句,極宜冠裳雄渾,不得作小家語。唐人可法者,盧照鄰:‘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駱賓王:‘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杜審言:‘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沈佺期:‘閶闔連云起,巖郎拂露開。’此類最為得體。”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評論說:“前人但賞其起語雄渾,須看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后太白每有此種格法。”從這些評語里足以看出這首詩對當時詩壇和盛唐詩人的重要影響。
盧照鄰在《釋疾文》中寫道:“是時也天子按劍,方有事于八荒,駕風輪而梁弱水,飛日馭而苑扶桑。戈船萬計兮連屬,鐵騎千群兮啟行。文臣鼠竄,猛士鷹揚。故吾甘棲棲以赴蜀,分默默以從梁。可見盧照鄰是在一種極復雜、極矛盾的心境中離開長安的。他甘心赴蜀,是出于無奈躲避的考慮的。因此詩的第五、六兩句寫道:“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這實際上是把王粲比作己,把孔融比作友人,贊揚了孟學士剛直的品格。言外之意是說自己西去有王粲避難荊州之悲,而孟學士南游有孔融賦閑之嘆。兩句詩緊扣題目,抒寫自己西使和送別友人的心情,憤世嫉俗、抑郁不平之氣流露于字里行間。
詩的起句點明兩人分別要到之處,孟學士要到巴陵郡,詩人要到巴蜀地。“相看萬里余,共倚一征蓬”,他們所去的地方都有萬里之遙,此次分別每人都像飛蓬一樣行蹤不定。“徘徊聞夜鶴,悵望待秋鴻”,是設想和朋友分別后,思念難耐,夜不成寐,竟起徘徊,傾聽著凄厲的鶴聲,等待著向南飛來的鴻雁悵然若失。意思是等著孟學士的來信。“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是指詩人的兄弟親戚都在塞外或薊北;自己卻在關內宦海中飄泊多年。寫身世的孤苦,是為了強調友誼的重要。“唯余劍鋒在,耿耿氣如虹”,是自比為鋒利的寶劍,盡管不為人所用,但忠心耿直氣貫長虹。前句中是借申包胥思存楚的典故,后句源出荊軻刺秦王。鄒陽獄中上書有:“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這里用這兩個典故來表示自己忠心為國,精誠之氣可感天地。
沈德潛稱贊這首五言排律說:“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的確,這首排律寫得流暢自然,一氣呵成,而又起伏跌宕。詩人采用了情景交映、虛實結合等手法,來抒發自己內心濃烈的感情。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
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和林治中雪詩五首。宋代。鄭清之。 擘天滕六勇如貔,移下瓊臺撲凸奇。老盡青山真是幻,從渠白戰更無詩。馮闌且喜明雙目,嘶騎寧愁到十眉。羔酒不妨敲竹韻,園林正好樂清時。
哭槐徑弟。宋代。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豈無身后慮,猶課病中詩。泉石寧非祟,蒼旻不可知。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
癸酉春送楊君雨人北上。明代。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大川棹腐楫,勁弦控撓矢。翰林養相望,棋枰酒杯底。何不習吏事,而但討文史。言官無大諫,徒取圣聽鄙。是以越職言,或從小臣起。大學古成均,諸生與胄齒。今為鬻爵肆,群蟻奔羊市。高皇重積分,中興復古始。司成冢宰爭,王言若置屣。嗟古舉賢良,選擇勵廉恥。晁賈公孫文,猶云累科舉。胡乃名世才,時藝斯焉取。孔孟雖皇皇,亦當事訓詁。而況帖括中,安得伊與呂。安石亂天下,種毒今未已。記誦欺主司,田宅遺孫子。大車誇閭巷,竿牘害鄉里。養士三百年,功效如是止。齊寇比帝京,寒齒附唇比。困獸思決藩,恐其渡遼水。西賊秦抵燕,較齊稍緩爾。亦畏走北胡,二寇互表里。即我粵海中,大鯨相銜尾。百城一參戎,犄角將何以。墨牧嚼人骨,大吏倒賢否。清惠被彈文,交章薦狼豕。犯怒長官邪,乃云肅網紀。雖不非大夫,亦當計桑梓。子昔感神京,帝棟礎則圮。萬虜城下薄,無人應拊髀。天子自登陴,朋分撓國是。寄書太息言,天下事如此。以致圣主疑,有臣不敢恃。大鎮工戶曹,中官坐協理。主既疑益深,臣乃化繞指。間有諤諤然,千人而一士。此行又三歲,抱膝熟摩揣。努力經世務,明明天子使。若乃逢年事,其道在故紙。黃口拾進賢,沾沾亦自喜。得之不必才,況子已才美。何事立春江,喃喃話知己。
生辰辱雪湖詩祝次韻奉酬。明代。謝遷。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