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羞再抱,繡衾臥。
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
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
鴛牒字,付秦火。
金縷曲 午詒代某君答《棄婦詞》,亦賦一解 其二。清代。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寄江都路員外。唐代。徐鉉。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說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有何關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近現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壽上人南游。宋代。宋祁。 拂曉镮鳴月,迎寒毳擁霞。眾香摩詰飯,五葉祖師花。托宿林枝俯,分風夕影斜。前期逢晤賞,持對碧云誇。
諸葛忠叟初逢家塾池中產雙蓮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諸甥。宋代。許及之。 淤泥生凈質,妙觀起凡心。少見人間瑞,誰栽滿澗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