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燹馀生夢未安,愁懷無限上眉端。科名徵逐終歸幻,詩酒遨游強自寬。
書味渾忘成枘鑿,人情翻覆似波瀾。曩時經史堆高閣,靜對寒燈獨慨嘆。
乙未1895季秋滄桑之變瘡痍未復。清代。張元榮。 兵燹馀生夢未安,愁懷無限上眉端。科名徵逐終歸幻,詩酒遨游強自寬。書味渾忘成枘鑿,人情翻覆似波瀾。曩時經史堆高閣,靜對寒燈獨慨嘆。
張元榮(1857~1943),官章選榮,字少六,號武巒散人。清嘉義東門人,歲貢生。光緒十七年(1892)授儒學教職,掌嘉義玉峰書院兼任「圣樂友聲社」之首董以及「惜字社」主管。日治后受聘輔佐辦理保良局,明治卅年(1897)任縣參事,后改廳參事。曾設帳授徒,栽植后學甚眾。 著有《選榮吟草》,以下詩作據兒玉源太郎《慶饗老典錄》、賴惠川《詩詞合鈔》、林欽賜《瀛洲詩集》、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等輯錄。 ...
張元榮。 張元榮(1857~1943),官章選榮,字少六,號武巒散人。清嘉義東門人,歲貢生。光緒十七年(1892)授儒學教職,掌嘉義玉峰書院兼任「圣樂友聲社」之首董以及「惜字社」主管。日治后受聘輔佐辦理保良局,明治卅年(1897)任縣參事,后改廳參事。曾設帳授徒,栽植后學甚眾。 著有《選榮吟草》,以下詩作據兒玉源太郎《慶饗老典錄》、賴惠川《詩詞合鈔》、林欽賜《瀛洲詩集》、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等輯錄。
雨中寄子直。宋代。劉攽。 繁陰不時解,雨氣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天事亟變易,得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行身繩墨間,蹜蹜空白頭。唯君可語此,意豪力且遒。通衢雖泥涂,未至乘扁舟。興發騎馬來,墊巾故風流。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宋代。劉克莊。 君子防微謹,嫌疑遠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尾虎懲危道,揮蠅慕昔賢。浪云擇地蹈,濡血在山前。
夜坐同兄。明代。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流云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缊袍良非貧,所貴在清素。況值宵旰勤,側席思口苦。紅日關寸心,移孝固其所。豸角養既成,山龍門應補。乃知南阮心,不以萬金富。
一葉落。。汪東。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干角。闌干角。影動秋千索。
屏翁領諸孫小集亦龍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詩次韻。宋代。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