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仲殊,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俗姓張,名揮,仲殊其法號(hào)。嘗應(yīng)進(jìn)士試,不中,棄家為僧,曾住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崇寧間自縊,事跡見《吳郡志》卷四二、《吳中人物志》卷一二、《棲真志》卷四。 釋仲殊的詩文(13篇)
京口懷古二首·其二。宋代。釋仲殊。 一昨丹陽王氣銷,盡將豪侈謝塵囂。衣冠不復(fù)宗唐代,父老猶能道晉朝。萬歲樓邊誰唱月,千秋橋上自吹簫。青山不與興亡事,只共垂楊伴海潮。
黃左丞席上作。宋代。釋仲殊。 瑞麟香暖玉芙蓉,畫蠟?zāi)x到曉紅。數(shù)點(diǎn)漏移衙仗北,一番雨滴甲樓東。夢游黃闕鸞巢外,身臥彤幃虎帳中。報(bào)道譙門初日上,起來簾幕杏花風(fēng)。
句。宋代。釋仲殊。 涼生宮殿不因秋。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州。天長地久大悠悠,爾既無心我亦休。海門礙日山雙聳,江北迎人樹幾行。
破山光明庵。宋代。釋仲殊。 身是光明幢,語是光明經(jīng)。光明聚不散,妙是成真形。示現(xiàn)三界前,何勞問丹青。坐斷龍斗山,寶月孤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