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讀登科記,猶憶庚子年。君名乃亞魁,眾口爭稱傳。
豈惟宗黨重,亦為閭里賢。授官得要地,尚爾客幽燕。
音書或間至,途路動逾千。不謂兵革起,陵谷成變遷。
南北遂阻隔,相望各一天。我思曷怏睹,心若搖旌懸。
君世居蘭溪,我家浦水邊。相去固甚邇,雞犬聲相連。
胡為萬里別,不啻參商然。人生出處異,會晤實因緣。
去年朔方平,君挈家南還。相逢逆旅中,把手話纏綿。
江城寒雨歇,泥淖窮巷偏。促席竟及夕,剪燭夜忘眠。
或于風雪際,圍爐擁青氈。哦詩出險語,欲壓石鼎聯。
君才十倍丕,顧我何能先。譬諸觕糲女,效顰愧妖妍。
又如低飛鳥,斂翮避鷹鹯。此情膠漆投,此義金石堅。
還返僅半載,慰藉肯棄捐。興言久居此,浩然鄉思牽。
今日既得請,促裝買歸船。功名非吾事,身世圖生全。
故山有敝廬,讀書可終焉。昔有釣游處,西郊及東阡。
鄰翁縱談謔,歲時羅酒筵。非學高尚隱,實且脫憂煎。
聞之使我驚,我亦思林泉。我生素狂瞽,竊祿徒備員。
幾欲乞歸養,日夕心乾乾。念君挽莫留,告別一何遄。
探囊竟何有,憐剩三百錢。沽酒勸君飲,為君寫拳拳。
蒸雨急如洗,薰風爽微肩。到家可計程,定及秋月圓。
送童良仲歸蘭溪。明代。張孟兼。 嘗讀登科記,猶憶庚子年。君名乃亞魁,眾口爭稱傳。豈惟宗黨重,亦為閭里賢。授官得要地,尚爾客幽燕。音書或間至,途路動逾千。不謂兵革起,陵谷成變遷。南北遂阻隔,相望各一天。我思曷怏睹,心若搖旌懸。君世居蘭溪,我家浦水邊。相去固甚邇,雞犬聲相連。胡為萬里別,不啻參商然。人生出處異,會晤實因緣。去年朔方平,君挈家南還。相逢逆旅中,把手話纏綿。江城寒雨歇,泥淖窮巷偏。促席竟及夕,剪燭夜忘眠。或于風雪際,圍爐擁青氈。哦詩出險語,欲壓石鼎聯。君才十倍丕,顧我何能先。譬諸觕糲女,效顰愧妖妍。又如低飛鳥,斂翮避鷹鹯。此情膠漆投,此義金石堅。還返僅半載,慰藉肯棄捐。興言久居此,浩然鄉思牽。今日既得請,促裝買歸船。功名非吾事,身世圖生全。故山有敝廬,讀書可終焉。昔有釣游處,西郊及東阡。鄰翁縱談謔,歲時羅酒筵。非學高尚隱,實且脫憂煎。聞之使我驚,我亦思林泉。我生素狂瞽,竊祿徒備員。幾欲乞歸養,日夕心乾乾。念君挽莫留,告別一何遄。探囊竟何有,憐剩三百錢。沽酒勸君飲,為君寫拳拳。蒸雨急如洗,薰風爽微肩。到家可計程,定及秋月圓。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為國子監學錄,與修《元史》。書成,授國子學錄,歷禮部主事、太常司丞。劉基嘗告太祖,孟兼文章,僅次于宋濂及基。出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懲治奸猾,令相牽引,每事輒株連數十人,吏民皆畏。擢山東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吳印系僧人還俗,孟兼輕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殺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
張孟兼。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為國子監學錄,與修《元史》。書成,授國子學錄,歷禮部主事、太常司丞。劉基嘗告太祖,孟兼文章,僅次于宋濂及基。出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懲治奸猾,令相牽引,每事輒株連數十人,吏民皆畏。擢山東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吳印系僧人還俗,孟兼輕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殺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金剛隨機無盡頌·持經功德分第十五。宋代。釋印肅。 小法勿貪焚,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何用廣言談。
臺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贈覺師。宋代。沈遼。 我昔乘興游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謝污泥。我來云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