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四年十月冬,池府承命兩馬驄,惟池學廩素贍豐。
十奪七八歸豪雄,□爾按覈務盡公。校官遣偕俱謬庸,唯有姚璉心頗同。
貴池屬邑最近鄉,拿舟此去宜先從。人言群惡張其鋒,昔歲往者人馬傷。
焚香再拜先圣宮,愿依皇靈保微躬。沙夾一帶臨大江,上有牧地連元戎。
悍卒夜伏蘆葦茸,按行不侵循舊封,伏者引去無留蹤。
官湖周遭十里通,數家根據窟其中。良田美稼供螟螽,按圖詰實辭皆窮。
歸途卻繞山之東,小屋突出婦女翁。前遮行輿扼其杠,白挺四出相奔沖。
忽擒一夫捽其胸,愬茲事者眾所攻。捶擊宛轉恣毒兇,止之不可徒忡忡。
為陳法理開其聰,稍復散去穿棘蓬。古來王官勢穹崇,尸取鼠輩須臾空。
我今有志權不充,念之羞憤徒滿容。明朝港出新河旁,溯江未遠騰顛風。
排磯怒響如撞舂,倉皇未及拄短篷。桅檣傾側浪濺窗,已分投骨歸魚龍。
一卒力勝百柁工,正帆近岸離奔谼。同舟神色方怡融,此行不謂有此逢。
善人每倚天為宗,天亦愒我何蒙蒙。書生昧事真愚惷,猶欲區別見寸功。
微官已及三年終,歸歟歸歟逐輕鴻。
池陽紀事。元代。吳師道。 至元四年十月冬,池府承命兩馬驄,惟池學廩素贍豐。十奪七八歸豪雄,□爾按覈務盡公。校官遣偕俱謬庸,唯有姚璉心頗同。貴池屬邑最近鄉,拿舟此去宜先從。人言群惡張其鋒,昔歲往者人馬傷。焚香再拜先圣宮,愿依皇靈保微躬。沙夾一帶臨大江,上有牧地連元戎。悍卒夜伏蘆葦茸,按行不侵循舊封,伏者引去無留蹤。官湖周遭十里通,數家根據窟其中。良田美稼供螟螽,按圖詰實辭皆窮。歸途卻繞山之東,小屋突出婦女翁。前遮行輿扼其杠,白挺四出相奔沖。忽擒一夫捽其胸,愬茲事者眾所攻。捶擊宛轉恣毒兇,止之不可徒忡忡。為陳法理開其聰,稍復散去穿棘蓬。古來王官勢穹崇,尸取鼠輩須臾空。我今有志權不充,念之羞憤徒滿容。明朝港出新河旁,溯江未遠騰顛風。排磯怒響如撞舂,倉皇未及拄短篷。桅檣傾側浪濺窗,已分投骨歸魚龍。一卒力勝百柁工,正帆近岸離奔谼。同舟神色方怡融,此行不謂有此逢。善人每倚天為宗,天亦愒我何蒙蒙。書生昧事真愚惷,猶欲區別見寸功。微官已及三年終,歸歟歸歟逐輕鴻。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吳師道。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憶昔六首 其一。明代。李夢陽。 巳巳蒙塵數郭登,馳驅國難有楊弘。如今豈乏熊羆輩,比較元非擊搏能。
山中吟。明代?;襞c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呂居仁惠建昌紙被。宋代。劉子翚。 寒聲晚移林,殘臘無幾日。高人擁楮眠,臠卷意自適。素風含混沌,春煦回呼吸。余溫偶見分,來自芝蘭室。乍舒魄流輝,忽卷潮無跡。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嘗聞旴江藤,蒼崖走虬屈。斬之霜露秋,漚以滄浪色。粉身從澼絖,蛻骨齊麗密。乃知瑩然姿,故自慚陶出。治物猶貴精,治心豈宜逸。平生感交游,耳剽非無得。精神隨事分,內省殊未力。寸陰捐已多,老矣將何及。自從得此衾,夢覺常惕惕。清如夷齊鄰,粹若淵騫覿。獨警發鏗鍧,邪思戢毫忽。勿謂絕知聞,虛闈百靈集。鼎鬴或存戒,韋弦亦規失。則知君子所,惠以勵蒙塞。
效阮公詩十五首 其九。南北朝。江淹。 宵月輝西極,女圭映東海。佳麗多異色,芬葩有奇采。綺縞非無情,光陰命誰待。不與風雨變,長共山川在。人道則不然,消散隨風改。
謝阮幾圣惠大蟹。宋代。郭祥正。 感君風誼我何堪,問遺時時過草庵。今歲未知霜蟹美,一餐還似到江南。
賀廣東漕使黃郎中生朝。宋代。曾豐。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輕。黃石仙翁道眼明,書成往往字字精。丹成書成俱是實,猶墮于偏非至道。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謂天草草。天皇案前黃老君,輟與人皇為老臣。老郎老君之后身,收拾乾坤平月春。春吾身外春吾民,四民無一不春者。與士為春頌風雅,書于白石其上苴。白石肉飛不尸假,弟功書在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