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清人。兩漢。佚名。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鄭風·清人》是批評鄭國軍隊游戲離散的詩歌,為《詩經·鄭風》的第五首。春秋時期,大小諸侯國之間戰爭頻仍,攻伐兼并不絕于史。因高克帶領的清邑部隊不積極備戰御敵,故鄭國詩人作此詩以諷刺之。又據《毛詩序》,詩作者為鄭公子素。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61-162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57-159
這是一首辛辣的諷刺詩。在此詩作者眼中,高克帶領的部隊,戰馬披甲,不可謂不雄壯;戰車插矛,不可謂不威武??墒乔逡氐氖勘鴧s不是在為抵御敵人隨時可能的入侵而認真備戰,卻在河上逍遙游逛,耍弄刀槍;身為將帥的高克也閑來無事,只是以練武來消磨時光而已。此詩諷刺的對象是高克,而最終深深斥責的是鄭文公的昏庸。
至于為什么說諷刺的矛頭最終是對準鄭文公,古代有一位論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君擅一國之名寵,生殺予奪,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誅之可也。情狀未明,黜而退之可也。愛惜其才,以禮馭之亦可也。烏可假以兵權,委諸竟上(邊境),坐視其離散而莫之恤乎!《春秋》書曰:‘鄭棄其師?!湄熤钜樱 保ㄖ祆洹对娂瘋鳌芬险Z)。總之,在抵御外敵之時,鄭文公因討厭高克反而派他帶領清邑士兵去河邊駐防的決策是完全錯誤的。
全詩共三章,寫清邑士兵在黃河邊上的彭地、消地、軸地駐防時的種種表現。表面上是在稱頌他們,說他們的披甲戰馬如何強壯,奔馳起來又如何威風;戰車上裝飾著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壯盛;軍中的武士也好,主帥也好,武藝又是如何高強。而實際上他們卻是在河上閑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畫龍點睛,用“翱翔”、“逍遙”、“作好”等詞來揭出本相,其諷刺的手法是較為含蓄的。從詩的章法上說,三個章節的結構和用詞變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與前兩章不同處較多。作者采用反復詠嘆的手法,以增強詩歌的氣勢和表現力,從而達到其諷刺的效果。
水龍吟 其一 楊花和東坡韻。清代。尤侗。 美人滿院紅妝,綠珠忽向高樓墜。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繡閣嬌慵,厭他輕薄,重門深閉。奈偷從墻角,窣來窗畔,人前故眠羞起??上эL流掃地,賴多情、青苔牽綴。生成薄命,飛來又被,鸚哥啄碎。一縷殘魂,浮萍再世,去隨流水。想深宮拾得,踏歌連臂,有人垂淚。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游韋氏園時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明代。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東園宴罷。明代。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園韻 其十九。。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