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
且趁余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tài)相縈繞。老去風情應(yīng)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宋代。歐陽修。 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且趁余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tài)相縈繞。老去風情應(yīng)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我曾愛西湖的春天來得早。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頭笑。轉(zhuǎn)瞬春光過去了,如今是綠葉成蔭紅花少。
剩下的花兒還妖嬈,抓住時機看個飽。何況有美女笙歌供一笑。只可惜老來的風情不及從前好,聽你開懷暢飲人醉倒。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diào)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diào),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嘗愛:曾經(jīng)愛。嘗:曾經(jīng)。西湖:此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
臘雪:冬雪。方銷:剛剛?cè)诨M。
綠暗紅英少:謂紅花大多已經(jīng)凋敗,所剩無幾,滿眼所見都是綠葉。紅英:紅花。
謀:圖謀,營求。
艷態(tài):美艷的姿態(tài),指酒席上的歌妓。
風情:風月之情。此處是作者自稱年已老去,沒有了少年時的風月情懷。
剩把芳尊倒:只管將酒杯斟滿。剩把:只管把。芳樽: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參考資料:
1、李之亮.歐陽修詞選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74
這首詞作于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的春天(一說熙寧四年),此時作者已經(jīng)退居潁州。之前曾多次賞游西湖。他第二次游賞西湖春景是在第二年晚春。詞中“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云云,指的就是第二次,時年四十四歲。
參考資料:
1、劉揚忠.歐陽修集:鳳凰出版社,2014:124
上片寫作者第一次于早春時節(jié)賞游西湖的情景。西湖之春來得早,去得快,蘊含時光易逝的遺憾。“嘗愛西湖春色早”直抒胸臆,以西湖早春與暮春相對比,表明對西湖早春的喜愛之情。早春雖是“臘雪方銷”,乍暖還寒,但“已見桃開小”,預(yù)示好景在前,風光無限。而暮春卻是“頃刻光陰都過了”。“傾刻”句表明在作者的感受中,美麗的春天一下子就過完了,很快就看到那綠葉蒼翠成蔭、紅花稀少凋零的暮春了。這種感受中作者傷感的不僅僅是春天過快地逝去,他傷感的是韶華和生命如這春光一樣無情而逝,充滿了悲愴的味道。只余“綠暗紅英少”,沒有什么可期待的了。這同下片“老去”構(gòu)成對應(yīng),使人明白他為什么喜愛早春了。上片作者描繪了一幅早春圖:冬天的雪剛剛消融,桃花就蓓蕾初綻,顯得特別美麗可愛。西湖的春天可謂既來得早又很美麗。不過,在此時的作者眼中,美麗的西湖春景稍縱即逝。
下片以闊達的胸懷寬慰自己,抒發(fā)作者趁有余年以及時行樂的心態(tài)。“且趁余花謀一笑”的“余花”,表面是指“紅英少”,但實際是指作者余年。雖有“笙歌”、“艷態(tài)”“縈繞”周圍,但已無“風情”可言,只能任人斟酒,以謀一醉。即使光陰易逝,也要把握現(xiàn)在的美好,快樂地生活,所以趁著西湖還有幾朵余花,趕緊欣賞。何況此時身邊還有佳人在吹笙歌唱助興呢。這是作者自我寬解之辭,詞情轉(zhuǎn)為曠達。然人老了,無論怎么樣盡情暢飲,但畢竟不如少年風情,不可能再有少年時的浪漫豪放情懷。“老去”句,詞情又一轉(zhuǎn),曠達中又有幾分無奈。
全詞樂景入筆,詞情由樂而哀,變而為曠達,轉(zhuǎn)而為無奈,將遲暮之人賞春時的復(fù)雜心情表現(xiàn)得細致人微,形象生動。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百字令 送蔡竹濤游太原和顧庵學士韻。清代。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guān)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虬髯行送陳忠甫赴戚將軍幕。。歐大任。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xiāng)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頭上新焚章甫冠,據(jù)鞍欲掃東西虜。杜陵入幕本詩人,仆射豈徒似嚴武。今之太保大將軍,薊門仗鉞開胡云。戲下多收草茅士,半與衛(wèi)霍論功勛。君行許國奇男子,萬里封侯從此始。燕郊八月飛寒霜,贈君犀甲鐵裲襠,蛇頭雙矛丈八長。漁陽山河盡錦繡,漢家障塞皆金湯。三衛(wèi)貢市性犬羊,土蠻豈足稱名王。丈夫尺寸在邊疆,金印累累搖日光。好兒卻是李亞子,醉殺不數(shù)孫家郎。秦五羖,魏五釜,微賤成名自千古。策清大漠以尺箠,生縛匈奴用長組。陳忠甫,歸來何以報明主。
葛仙行祠。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自警三首 其三。宋代。李呂。 嬖人排孟子,通國誚匡章。內(nèi)省倘不疚,青蠅徒自忙。
題浯溪。宋代。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君父恩重臣子輕,功至彌天皆分內(nèi)。靈武猶言權(quán)濟經(jīng),京師何忍小間大。南內(nèi)起居不遑安,西宮晨夕無聊賴。不沒其實豫章公,言者無罪聞足戒。元結(jié)但持歸美心,為尊者諱誰獨怪。歸美為頌刺為雅,四詩義各有攸在。一出春秋雅頌中,兩忘人我是非外。朅來獨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垂去更解未艾紛,石上有壁聊一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