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疊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
踏莎行·初春。清代。徐燦。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疊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八字寫初春景象,神貌畢至。這是春愁還遠未滋生的時節(ji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騷人墨客準備好了無數(shù)瑰麗的辭藻來謳歌美麗的春日,可徐燦筆下卻是一片蕭瑟傷情。“春魂已作天涯絮”,“春魂”寫其悲涼,“天涯絮”則隱隱逗出“山河破碎風飄絮”之感,其實乃是心造的幻境。惟有此幻境,“晶簾宛轉為誰垂”之疑惑、“金衣(即黃鶯——作者按)飛上櫻桃樹”之跌宕就別有意味,預示著在詞人的心中,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初春。
故國淪亡,身世浮沉,作者和她的丈夫應該選擇“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隱《安定城樓》)之路,可是那一葉扁舟又在哪里。趙宋遺民張炎曾寫道“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甘州》)的凄惻詞句,而徐燦面對的仍然是那一輪夕陽,天上碧云,層層疊疊,依稀做出舊日山河的模樣,那無情的月亮不要照到山河深處,免得清晰的呈現(xiàn)出殘山剩水,令人痛傷!這就是徐燦筆下的初春。
詞的上片景中寓情,下片情中帶景,章法井然,筆致蘊藉,傳達出沉郁悲涼的時代感覺,因而獲得高度評價。如譚獻《篋中詞》云:“興亡之感,相國愧之”,帶入陳之遴,所評極精審;又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贊其末二句云:“既超逸,又和雅,筆意在五代北宋之間”,亦得個中三昧。
徐燦(約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于詞學。她的詞多抒發(fā)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凈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馀》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徐燦。 徐燦(約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于詞學。她的詞多抒發(fā)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凈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馀》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宋代。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短發(fā)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黃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欲試煙波釣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念奴嬌 茉莉。。于玉班。 檐櫳午寂,正陰陰窺見,后堂芳樹。綠遍長叢花事杳,忽見瓊葩豐度。艷雪肌膚,蕊珠標格,消盡人間暑。還憂風日,曲屏羅幕遮護。長記歌酒闌珊,微聞暗麝,笑覓衣沾露。月沒闌干天似水,相伴謝娘窗戶。浴后輕鬟,涼生滑簟,無限風流處。惹人幽夢,枕邊零亂如許。
三月晦日作。。弘歷。 貪程忘日有常談,忽報春蓂落盡三。應趁清和歸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未孤柳媚還花冶,慮誤吳耕及越蠶。更有予心深愜處,皇州好雨應時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