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官近日逢迎少,清隱何妨結草堂。門對好山蒼霧濕,窗連脩竹翠云涼。
侍童解誦《閑居賦》,過客求書《急就章》。愧我驅馳塵滿面,濯纓為爾詠滄浪。
題淘金驛丞謝子良清隱書房。明代。朱綝。 驛官近日逢迎少,清隱何妨結草堂。門對好山蒼霧濕,窗連脩竹翠云涼。侍童解誦《閑居賦》,過客求書《急就章》。愧我驅馳塵滿面,濯纓為爾詠滄浪。
朱綝,字士林,泰興人。洪武間以詩累安置云南。 ...
朱綝。 朱綝,字士林,泰興人。洪武間以詩累安置云南。
冬柳。清代。趙函。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丑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樓頭只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近現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未成,愁隨江水生。
麻灘險路。明代。鄧云霄。 冊子澄霜氣,沿江木葉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云。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