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居潁水上,德與潁水清。
身閑道轉勝,內足無復營。
平昔富交游,開門坐常盈。
退居萬事樂,獨恨無友生。
汝潁亦多士,后來非老成。
趙公平生舊,情好均弟兄。
少年結意氣,晚歲齊功名。
攜手踐廊廟,躡足辭鈞衡。
徜徉里閭間,脫略世俗縈。
興來忽命駕,一往千里輕。
白發儼相映,元勛各崢嶸。
人生會面難,此會有余情。
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榮。
壺觴列四坐,歌舞羅前楹。
畫舫極氵公溯,肩輿并逢迎。
棹進鳧鴨亂,樂作蟲魚驚。
近寺駢履跡,高臺吹笑聲。
往事語京洛,余歡發吟賡。
拳拳主人厚,款款來客誠。
此樂有時盡,此好何由傾。
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于潁州留西湖久之作。宋代。蘇轍。 公居潁水上,德與潁水清。身閑道轉勝,內足無復營。平昔富交游,開門坐常盈。退居萬事樂,獨恨無友生。汝潁亦多士,后來非老成。趙公平生舊,情好均弟兄。少年結意氣,晚歲齊功名。攜手踐廊廟,躡足辭鈞衡。徜徉里閭間,脫略世俗縈。興來忽命駕,一往千里輕。白發儼相映,元勛各崢嶸。人生會面難,此會有余情。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榮。壺觴列四坐,歌舞羅前楹。畫舫極氵公溯,肩輿并逢迎。棹進鳧鴨亂,樂作蟲魚驚。近寺駢履跡,高臺吹笑聲。往事語京洛,余歡發吟賡。拳拳主人厚,款款來客誠。此樂有時盡,此好何由傾。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汎湖。元代。龔璛。 五湖何所如,來往一舟虛。水徹晴明際,人游開闔初。青尊浮世事,白發順風梳。豈必行天下,好奇歸著書。
書崇慶常公殉節傳后。。秦清。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春噓山矗矗,秋凈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符彼循吏傳,如皈彌勒龕。蚤蔚鳳苞九,易報鹿鳴三。所難在大節,而匪矢空談。牙璋入三巴,偫糧供魚蠶。天落一將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動與意氣酣。膽固大如斗,手乃劍磨鐔。舌為犀鋒利,目為虎視耽。日暈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飴甘。蠢爾如豕突,瞬顧已就戡。卓哉此鴻爪,千秋跡可探。承庥在翼子,明發慎毋慚。浩歌起遐矚,蜀山挺翠嵐。
清平樂。。黃侃。 寸眉兩葉。禁受愁千疊。幽意纏綿無處說。但有魂銷心切。更深月過回廊。照見秋花斷腸。儂比秋花命薄,誰憐獨自凄涼。
次韻程弟 其八。宋代。方岳。 莫為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