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
大波為瀾,小波為淪,欲知水深觀水津。
營丘于此意獨親,杜侯所與復有人。
不見李侯今五載,苦向營丘有余態。
齊紈如雪吳刀裁,小毫束筍縑囊開。
經營初似云煙合,揮灑忽如風雨來。
蒼梧泱漭天無日,深巖老樹洪濤入。
榛林闇漠猿狖寒,苔蘚侵淫螺蚌濕。
紛紛禽散江干沙,有風北來吹蒹葭。
前洲后渚相隨沒,行子漁人歸徑失。
李侯此筆良已奇,我聞李侯家朔垂。
跨河而北寧有之,曷不南游觀禹穴。
梅梁鎖澀萍滿皮,神物變化當若斯。
元君畫史雖天與,我論絕藝無今古。
張顛草書要劍舞,得意可無山水助,
他日李侯人益慕。
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宋代。晁補之。 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大波為瀾,小波為淪,欲知水深觀水津。營丘于此意獨親,杜侯所與復有人。不見李侯今五載,苦向營丘有余態。齊紈如雪吳刀裁,小毫束筍縑囊開。經營初似云煙合,揮灑忽如風雨來。蒼梧泱漭天無日,深巖老樹洪濤入。榛林闇漠猿狖寒,苔蘚侵淫螺蚌濕。紛紛禽散江干沙,有風北來吹蒹葭。前洲后渚相隨沒,行子漁人歸徑失。李侯此筆良已奇,我聞李侯家朔垂。跨河而北寧有之,曷不南游觀禹穴。梅梁鎖澀萍滿皮,神物變化當若斯。元君畫史雖天與,我論絕藝無今古。張顛草書要劍舞,得意可無山水助,他日李侯人益慕。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
華亭道中。宋代。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頌古三十一首。宋代。釋如本。 一波才動眾波隨,汩沒塵寰幾個知。突兀須彌橫宇宙,縱橫妙用更由誰。
四十詠 其二十八 徐太學益孫。明代。王世貞。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里。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勖哉出世資,毋輕慕才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