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壯懷誰與重論。視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稱尊。奏公車、治安秘計,樂油幕、談笑從軍。百鎰黃金,一雙白璧,坐看同輩上青云。事大謬,轉頭流落,徒走出修門。三十載,黃粱未熟,滄海揚塵。
念向來、浩歌獨往,故園松菊猶存。送飛鴻、五弦寓目,望爽氣、西山忘言。整頓乾坤,廊清宇宙,男兒此志會須伸。更有幾、渭川垂釣,投老策奇勛。天難問,何妨袖手,且作閑人。
隴頭泉。宋代。張元干。 少年時,壯懷誰與重論。視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稱尊。奏公車、治安秘計,樂油幕、談笑從軍。百鎰黃金,一雙白璧,坐看同輩上青云。事大謬,轉頭流落,徒走出修門。三十載,黃粱未熟,滄海揚塵。念向來、浩歌獨往,故園松菊猶存。送飛鴻、五弦寓目,望爽氣、西山忘言。整頓乾坤,廊清宇宙,男兒此志會須伸。更有幾、渭川垂釣,投老策奇勛。天難問,何妨袖手,且作閑人。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送方郎唐卿漕試。宋代。劉克莊。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身退吾難論一鶚,才高君必中雙雕。漢廷急士將親策,想見諸儒避董晁。
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韻壽邵二泉母。明代。林俊。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武陵天臺云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神仙中物世空羨,方朔三偷眼曾見。春卿春色天上來,壽堂壽酒當花面。遠覽近周不作難,卻看八座隨清歡。晉國詔書下存問,許并張家福壽看。
曉起用麟孫韻。元代。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掬水月在手。宋代。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壽歐子建六十初度時方應試棘圍。明代。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