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兢瘦馬不堪驅,塞眼紅塵暗九衢。
太學虀鹽聊樂只,故園桃李且歸歟。
上書北闕三年困,種豆南山一半蕪。
忍志動心天相我,莫慚關吏辱陳余。
出都呈十五叔父。宋代。晁補之。 凌兢瘦馬不堪驅,塞眼紅塵暗九衢。太學虀鹽聊樂只,故園桃李且歸歟。上書北闕三年困,種豆南山一半蕪。忍志動心天相我,莫慚關吏辱陳余。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游東林用韻二首 其二。明代。黃廷用。 病馀還覺冶游勞,風景悠然思轉豪。水繞林深山日隱,洞開云凈海天遙。浮生枉試腹中劍,塵世空藏笑里刀。我愿晚陰分石榻,英雄誰復說孫曹。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山中吟。明代。霍與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泛舟三首 其二。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莼二絕 其二。宋代。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