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陳孟公,一生愛酒稱豪雄。君不見揚子云,三世執戟徒工文。
得失如今兩何有,勸君相逢且相壽。試看六印盡垂腰,何似一卮長在手。
莫惜黃金醉青春,幾人不飲身亦貧。酒中有趣世不識,但好富貴亡其真。
便須吐車茵,莫畏丞相嗔。桃花滿溪口,笑殺醒游人。
絲繩玉缸釀初熟,搖蕩春光若波綠。前無御史可盡歡,倒著錦袍舞鸊鵒。
愛妾已去曲池平,此時欲飲焉能傾。地下應無酒壚處,何苦寂寞孤平生。
一杯一曲,我歌君續。明月自來,不須秉燭。五岳既遠,三山亦空。
欲求神仙,在杯酒中。
將進酒。明代。高啟。 君不見陳孟公,一生愛酒稱豪雄。君不見揚子云,三世執戟徒工文。得失如今兩何有,勸君相逢且相壽。試看六印盡垂腰,何似一卮長在手。莫惜黃金醉青春,幾人不飲身亦貧。酒中有趣世不識,但好富貴亡其真。便須吐車茵,莫畏丞相嗔。桃花滿溪口,笑殺醒游人。絲繩玉缸釀初熟,搖蕩春光若波綠。前無御史可盡歡,倒著錦袍舞鸊鵒。愛妾已去曲池平,此時欲飲焉能傾。地下應無酒壚處,何苦寂寞孤平生。一杯一曲,我歌君續。明月自來,不須秉燭。五岳既遠,三山亦空。欲求神仙,在杯酒中。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唐代。裴迪。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禽言四首 其三。明代。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安樂窩中吟 其六。宋代。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建初弟來都省視喜極有感三首 其三。。彭桂。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
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唐代。劉禹錫。 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杯。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