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
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
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
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和陶詩二首 其一。明代。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1387)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名德,號清節,以字行。元末鄉貢進士。曾任包山書院山長、平江路學教授。張士誠、方國珍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應召赴都,授太子正字。為太子及諸王、功臣子弟師。遷晉王左長史。太祖稱為“通儒”。洪武十八年告歸。有《清節》、《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集。 ...
桂彥良。 (?—1387)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名德,號清節,以字行。元末鄉貢進士。曾任包山書院山長、平江路學教授。張士誠、方國珍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應召赴都,授太子正字。為太子及諸王、功臣子弟師。遷晉王左長史。太祖稱為“通儒”。洪武十八年告歸。有《清節》、《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集。
宿石邑山中。唐代。韓翃。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以行自西山還相訪。明代。何景明。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里,應到玉泉灣。石璧云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故承議李 其二。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秋日二首 其一。宋代。孫覿。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