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張靖,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雞肋編》卷下),望子。幼與文彥博同學。仁宗天圣五年(一○二六)進士(《邵氏聞見錄》卷九、《石林燕語》卷三)。文彥博為相,擢直龍圖閣(《石林燕語》卷一○)。嘉祐八年(一○六三),仁宗崩,以三司戶部判官權西京轉運使,終山陵而罷(《宋會要輯稿》禮二九之三七)。神宗熙寧初為淮南轉運使,究陜西鹽馬得失,竟獲罪(《宋史》卷一八一《食貨》三下)。降知邠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二)。五年(一○七二)以光祿卿直史館知陜州;八年,知荊南(同上書卷二二九、二七)。有《棋經十三篇》,今存。今錄詩二首。 ...
張靖。 張靖,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雞肋編》卷下),望子。幼與文彥博同學。仁宗天圣五年(一○二六)進士(《邵氏聞見錄》卷九、《石林燕語》卷三)。文彥博為相,擢直龍圖閣(《石林燕語》卷一○)。嘉祐八年(一○六三),仁宗崩,以三司戶部判官權西京轉運使,終山陵而罷(《宋會要輯稿》禮二九之三七)。神宗熙寧初為淮南轉運使,究陜西鹽馬得失,竟獲罪(《宋史》卷一八一《食貨》三下)。降知邠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二)。五年(一○七二)以光祿卿直史館知陜州;八年,知荊南(同上書卷二二九、二七)。有《棋經十三篇》,今存。今錄詩二首。
鵲橋仙·小照。。曾廉。 當時風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便將七尺活埋來,埋不到、夢中浮梗。啞然一笑,頻年落拓,那不遭人齒冷。滿頭霜雪識為誰,是影外、依微殘影。
江湖。宋代。陳必復。 江湖路遠總風波,欲各山中制芰荷。黃葉落來秋色晚,亂鴉歸處夕陽多。慣經世態知時異,拙為身謀惜歲過。有屋一區田二頃,分無清夢到鳴珂。
到白水有感。宋代。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寒食紙錢樹,舊游莎草畦。頹墻獨立久,百感付鵑啼。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塞上雜歌贈趙總制 其十一。明代。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