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親善和睦。
例古者諸侯朝聘,所以敦睦親親,協(xié)和萬國也。——《三國志·明帝紀(jì)》
英amity; concord; harmony;
⒉ 使和睦。亦作“敦穆”
例敦穆于于九族。——夏侯湛《昆弟誥》
英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
⒈ 亦作“敦穆”。
⒉ 親厚和睦。
引《后漢書·獨(dú)行傳·繆肜》:“弟及諸婦聞之,悉叩頭謝罪,遂更為敦睦之行。”
明 方孝孺 《友于堂銘》序:“以友于名堂,蓋有志乎敦睦者。”
⒊ 指使親厚和睦。
引《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敦睦九族,平章百姓,不聞以鬼神道治天下,惟陛下省察。”
歐陽山 《三家巷》三五:“說來說去,無非是什么取締排 日 運(yùn)動,敦睦兩國邦交那一套。”
⒈ 敦厚和睦。
引《后漢書·卷七〇·孔融傳》:「圣恩敦睦,感時增恩,悼二王之靈,發(fā)哀愍之詔,稽度前典,以正禮制。」
英語to 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
1、無論是對手足深情的正面展示,還是對手足齟齬的反面剖析,追求手足關(guān)系的敦睦乃灌注其中的本質(zhì)內(nèi)容。
2、第二,研制長枕大被,敦睦兄弟感情。
3、巴巴爸爸一家的敦睦、溫馨、相親相喜歡,永遠(yuǎn)溫曖著全世界人們的心靈。
4、清明節(jié)是中國人紀(jì)念祖先的節(jié)日,主要的紀(jì)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追思先祖、敦睦親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xiàn)。
5、館里一進(jìn)門是一間寬闊的廳堂,兩邊各立著一只銅制仙鶴香爐,鶴嘴中裊裊地飄著青煙;廳堂擺放著一尊青銅牛方鼎,鼎上方懸掛著用篆書寫的“敦睦和洽”。
6、唐得國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為其基本國策,休兵罷戰(zhàn),敦睦鄰國,與毗鄰諸國保持了較為平和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