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元年
拼音yuan nian
讀音yuán nián
頭文字元
尾文字年
首字母Y
詞組元,年
句子總數160
更新時間2024-04-23 16:47:00
本站編碼2343
本文來自含義網http://m.shishangyizu.com/轉載請注明出處,侵權必究!
內容簡介含義網造句欄目為您提供2024年的元年的造句相關內容,小編為您精心編輯了160條元年的一年級、二年級至六年級小學生造句信息供您參考,同時也為您整理了元年的解釋、近義詞、反義詞和組詞資料。
"元年"解釋:
指君主即位的第一年。
近義詞:
初年、首年、第一年
反義詞:
末年、終年、末年
組詞:
建國元年、開國元年、公司元年
一年級造句:
1. 2023年是我們公司的元年,我們要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未來!
2. 元年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3. 元年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
二年級造句:
1. 元年意味著我們要告別過去,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2. 在元年,我們要制定新的計劃和目標,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元年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時刻,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奮斗。
三年級造句:
1. 元年對于一個國家或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需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和規劃。
2. 在元年,我們要注重團隊建設,培養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3. 元年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四年級造句:
1. 元年標志著新的開始,我們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 在元年,我們要注重品牌建設,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 元年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期,我們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學習和進步。
五年級造句:
1. 元年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歷史的重要節點,見證著國家的成長和發展。
2. 在元年,我們要注重創新,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路徑。
3. 元年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夢想的時刻,我們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六年級造句:
1. 元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著國家的崛起和繁榮。
2. 在元年,我們要注重人才培養,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3. 元年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期,我們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1、建元元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2、四爺,理所當然是文官,遼東巡撫,全稱巡撫遼東地方贊理軍務,駐遼陽,正統元年設立,目的為加強對遼東都司管理,轄區包括遼東都司全境,巡撫總兵。
3、廢李賢的第二天,英王哲被立為皇太子,改調露二年為永隆元年,顯示出天后的空前自信,同時宣布大赦天下。
4、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綠那玉國,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
5、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信奉“應天承運”,歷代帝王甫一登基,紀元自動復位到元年。
6、咸亨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西臺舍人徐齊聃上奏曰。齊獻公。陛下外氏。雖子孫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孝公廟甚修。而齊獻公廟毀壞。不審陛下將何以垂示海內。以彰孝治之風。上納之。王溥?
7、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試,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8、開元年間,唐玄宗聞其畫名,召入宮廷,隨張旭、賀知章研習書法,從觀賞公孫大娘舞劍中體悟用筆之道。
9、未真宗天禧元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
10、“雙十慶典”當天,有民間團體自動自發舉行升旗典禮,升“公民旗”,曰“公民覺醒元年”。
11、至唐開元年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
12、對于此種情況,從該起夠罪的盜竊行為開始向前追溯至一個公元年,此公元年內該犯罪嫌疑人所有盜竊行為都以盜竊罪論處。
13、嘉平元年筑兩城。
14、杜預在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平吳之后,自江陵還襄陽,解甲休兵,“乃申抒舊意,修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
15、新魏朝永豐元年冬,終南掌教傅長亭自營州回轉終南,下令徹查香爐失竊及天機子偷習禁術兩樁舊案。永豐二年,重修。公子歡喜?
16、象從延康元年始撰集,數歲成,藏於秘府,合四十余部,部有數十篇,通合八百余萬字。
17、唐麟德元年,玄奘圓寂于長安玉華寺,原本遵照玄奘遺囑,葬于浐河之濱的白鹿原上,寺內建有玄奘墓塔及高足弟子窺基、圓測墓塔,各有塔銘。
18、“裴君在太守任上的時候,看到“李君碑”被大水沖垮,對其進行了重新修整,于本初元年再次將其立起來。
19、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綬,公、侯金印紫綬。
20、宋仁宗康定元年,清官包拯被調來端州做地方官。
21、十三年,元鼎元年,坐母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
22、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
23、九月初六日,光宗的長子朱由校倉促即位,下詔以明年為天啟元年,這就是明朝第十五個皇帝——熹宗。樊樹志?
24、長壽元年唐朝以鎮軍取代過去的行軍,豆盧軍、伊吾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設在沙州、伊吾的邊防軍,其設立有力的維護了唐朝在西域的統治。
25、尤其建炎三年,帶兵平苗傅,劉正彥之亂;紹興元年,率水師八千眾,在黃天蕩大敗金大將兀術十萬軍馬,紅玉夫人親自執桴鼓相應助威,傳為人間佳話。
26、地節元年正月戊午乙夜,月食熒惑,熒惑在角、亢。
27、然而巴比倫王古列元年,他降旨允準建造神的這殿。
28、庭堅在崇寧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從江陵出發,回鄉探親,先由水路至巴陵,再取道平江、臨湘入通城,在家鄉稍事停留后,即前往萍鄉探望兄長,其時黃元明知萍鄉縣。
29、元朝至大元年,有番僧強行買老百姓的柴草,百姓告到了上都留守李壁那兒。
30、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
31、到了明代,小欖藝菊之風已盛,菊花栽培已很普遍,清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
32、顯德元年,趙暉接受替換回到京城,因病請求告老還家,授予太子太師致仕,進封秦國公。
33、該縣始建于西漢元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永清。
34、南宋,建炎元年。
35、自明景泰元年始,富家子弟捐納財貨于官府,以入國子監肆業,稱為監生,可不經府州縣學考試,直接參加省城或京城的考試。
36、該碑文使用了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國永昌元年”年號,對研究當時歷史作用極大。
37、正統元年,慧澄和尚塑大佛、繪影壁,并瓔珞觀音銅像、三世佛、羅漢、諸天伽藍祖師,山門、僧堂、齊堂鼎建一新,金碧輝映。
38、但中大同元年“曲阿縣建陵隧石辟邪起舞”的記載,又否定了丹陽是南蘭陵。
39、建安元年七月,曹操初至長安,夏侯惇縱兵搶劫,曹操大怒,斬殺數百士兵,重責夏侯惇五十軍棍,百姓拍手稱快。
40、到遼圣宗開泰元年,取人以星宿分野的辦法,以燕為析木之津,故遼的南京燕京又稱“析津府”。
41、靖康元年,兵臨城下,金人要一親王至軍中談判,趙構請行,與張邦昌親赴敵營,被留十余日,意氣自若。
42、巡撫登萊地方贊理軍務一員,天啟元年設。
43、雍正元年,清政府開設了八旗蒙古武舉。
44、???????深改元年,改革大潮在一項項革故之舉中涌起,改革畫卷在一項項鼎新之措中展開,全面深化改革猶如鯤鵬展翅,乘風翱翔。
45、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名為“菊試”。
46、皇天不負有心人,歷經十四年的流放生涯之后,圣歷元年秋九月壬申,自己的丈夫又被武則天召回東宮,重立為太子,韋后也重新當上了太子妃。
47、中國是文字國。皇帝遇著不順心的事便改元,希望明年的國運漸趨好轉。本來是元武十二年的,改叫大慶元年,以往的不幸的日子就此告一結束。對于字眼兒的過分的信任,是我們的特征。張愛玲?
48、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閤外,同聲大呼攻閤,閤堅不得入。
49、《唐書·五行志》載“永淳元年冬大疫,兩京死者相枕于路”。
50、到成帝綏和元年,罷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復舊制,不久又為州牧。
51、久視元年五月,武則天服用“長生藥”,非但沒能奏效,反而病了一場。
52、雍正元年三月,命出繼為莊靖王博果鐸后,襲封莊親王。
53、這城隍廟能修建在官府旁也是有大明開過皇帝的功勞,當年洪武皇帝殺進南京,屁股下的龍椅尚未坐熱,便于洪武元年及次年下詔大封天下城隍。
54、至會昌元年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字,僅減此一劃,則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
55、話說大唐開元年間,國富民安,儒、釋、道三教俱存。
56、唐開元年間,清水絲綿被列為貢賦。
57、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式,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58、調露元年,大唐安撫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反叛,又重置四鎮。
59、清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軍首領王聰兒,以湖北口為據點,與清朝大將額勒登保等大戰月余,消滅清兵萬余人。
60、第六卷之吳昌碩自用并刻銘黃武元年磚硯。
61、成帝綏和元年,采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俸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62、不意使臣之言過于拘迂,即遣回國;復聞仍命元年所遣之使來。
63、金滅遼后,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為了打擊舊貴族,建都于燕京,稱為中都大興府。
64、依周制建子月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改舊正月為一月,大酺三日。
65、自紹興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將,安內攘外,以保全皇位。
66、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
67、這樣,原屬元中書省的彰德路、衛輝路和懷慶路先后在洪武元年閏七月、八月、十月改為彰德府、衛輝府和懷慶府,并劃歸河南分省。
68、延和元年,唐朝睿宗讓位于太子李隆基,帝號唐玄宗,又稱唐明皇。
69、《萇楚齋四筆》載有宣統元年《時事報》刊登的一篇《擬考試人員上唐寶鍔書》,有趣得很,不妨錄來解頤。
70、后唐龍紀元年重修的廟宇,“鴛瓦攙空,美極丹青”。
71、初平元年一月中,獻帝下詔,冊封張良八世孫張抗為征北將軍,秩兩千石,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金印紫綬,封列侯,領幽、冀、并三州兵事。
72、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南京會見張紹曾,勸其擔任南京政府陸軍總長或廣東督軍,均被張謝辭。
73、雖然天聰元年,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三萬大軍入朝鮮,迫使朝鮮簽訂城下之盟。
74、紹熙元年,詔湖廣總所將見行及樁貯新舊會取數,仿行在例立界收換。
75、如咸康元年冀州郡遭受冰雹襲擊,大秋作物受到極大損害,石虎一面下書自責,一面派御史發水邊糧倉的麥子給農民作種子。
76、根據現存史料的制度記載推斷,楊妃以大長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后以國公親戚的身份禮聘入秦王府,其品階不詳。
77、晉末平吳時,峽中立武陵郡,有黽陽、黔陽縣,咸寧元年并省。
78、根據史料記載,嗣圣元年,武后臨朝稱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兩字作年號。
79、現存建設年代最早的,是建于元朝泰定元年的武當山天津橋。
80、載初元年九月初九壬午,睿宗自行請辭退位,武后稱制。
81、也很可能是紹圣元年,老蘇反對王荊公變法、然后遭貶路過贛州時登臨的那一個。
82、隆安元年,圭破慕容寶于中山,遂有并州,僭稱魏,年號天賜。
83、《新唐書食貨志五》云“武德元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
84、在新黃浦商業“開局元年”的發展藍圖中,作為南京路、淮海路連結點的人民廣場除了交通樞紐功能外,還將強化功能配套,與“兩街”進行聯動發展。
85、永初元年,徼外僬僥種夷陸類等三千馀口舉種內附,獻象牙、水牛、封牛。
86、章鴻雁,字漸甫,號南國先生,福建建甌人,隆興元年進士,人稱章武夷,與左唯湘并稱靖國年間中興兩大名臣。
87、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
88、后因原謚號與圣祖謚號出現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謚,及后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89、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謚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是上廟號毅宗。
90、武后天授元年改名為黃巖縣,路橋屬黃巖縣,以后歷代相沿。
91、中平元年二月,黃巾起義爆發,旬月之間,全國響應。
92、元祐元年,詔干當官閱三年無過者遷秩一等,再任滿者減磨勘二年。
93、提早來臨,還是十二年前的睿文帝元年,那一年正是李績受封文信侯的日子。
94、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95、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
96、開禧元年經年累月苦戰,林阡及其盟軍遇到了戰史上最強的對手完顏永璉及其麾下高手堂。
97、大漢歷初平元年夏,術密謁其兄紹,勸其行假途滅虢之計,謀取冀州,紹陰然之。
98、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99、天授元年。壽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閣。同日受冊。有司撰選儀注。忘載冊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闕禮。宰相相顧失色。中書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執筆。口授分寫。同時須臾俱畢。詞理典贍。時人嘆服。王溥?
100、初平元年,私自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
1、建元元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2、四爺,理所當然是文官,遼東巡撫,全稱巡撫遼東地方贊理軍務,駐遼陽,正統元年設立,目的為加強對遼東都司管理,轄區包括遼東都司全境,巡撫總兵。
3、廢李賢的第二天,英王哲被立為皇太子,改調露二年為永隆元年,顯示出天后的空前自信,同時宣布大赦天下。
4、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綠那玉國,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
5、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信奉“應天承運”,歷代帝王甫一登基,紀元自動復位到元年。
6、咸亨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西臺舍人徐齊聃上奏曰。齊獻公。陛下外氏。雖子孫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孝公廟甚修。而齊獻公廟毀壞。不審陛下將何以垂示海內。以彰孝治之風。上納之。王溥?
7、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試,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8、開元年間,唐玄宗聞其畫名,召入宮廷,隨張旭、賀知章研習書法,從觀賞公孫大娘舞劍中體悟用筆之道。
9、未真宗天禧元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
10、“雙十慶典”當天,有民間團體自動自發舉行升旗典禮,升“公民旗”,曰“公民覺醒元年”。
11、至唐開元年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
12、對于此種情況,從該起夠罪的盜竊行為開始向前追溯至一個公元年,此公元年內該犯罪嫌疑人所有盜竊行為都以盜竊罪論處。
13、嘉平元年筑兩城。
14、杜預在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平吳之后,自江陵還襄陽,解甲休兵,“乃申抒舊意,修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
15、新魏朝永豐元年冬,終南掌教傅長亭自營州回轉終南,下令徹查香爐失竊及天機子偷習禁術兩樁舊案。永豐二年,重修。公子歡喜?
16、象從延康元年始撰集,數歲成,藏於秘府,合四十余部,部有數十篇,通合八百余萬字。
17、唐麟德元年,玄奘圓寂于長安玉華寺,原本遵照玄奘遺囑,葬于浐河之濱的白鹿原上,寺內建有玄奘墓塔及高足弟子窺基、圓測墓塔,各有塔銘。
18、“裴君在太守任上的時候,看到“李君碑”被大水沖垮,對其進行了重新修整,于本初元年再次將其立起來。
19、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綬,公、侯金印紫綬。
20、宋仁宗康定元年,清官包拯被調來端州做地方官。
21、十三年,元鼎元年,坐母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
22、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
23、九月初六日,光宗的長子朱由校倉促即位,下詔以明年為天啟元年,這就是明朝第十五個皇帝——熹宗。樊樹志?
24、長壽元年唐朝以鎮軍取代過去的行軍,豆盧軍、伊吾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設在沙州、伊吾的邊防軍,其設立有力的維護了唐朝在西域的統治。
25、尤其建炎三年,帶兵平苗傅,劉正彥之亂;紹興元年,率水師八千眾,在黃天蕩大敗金大將兀術十萬軍馬,紅玉夫人親自執桴鼓相應助威,傳為人間佳話。
26、地節元年正月戊午乙夜,月食熒惑,熒惑在角、亢。
27、然而巴比倫王古列元年,他降旨允準建造神的這殿。
28、庭堅在崇寧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從江陵出發,回鄉探親,先由水路至巴陵,再取道平江、臨湘入通城,在家鄉稍事停留后,即前往萍鄉探望兄長,其時黃元明知萍鄉縣。
29、元朝至大元年,有番僧強行買老百姓的柴草,百姓告到了上都留守李壁那兒。
30、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
31、到了明代,小欖藝菊之風已盛,菊花栽培已很普遍,清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
32、顯德元年,趙暉接受替換回到京城,因病請求告老還家,授予太子太師致仕,進封秦國公。
33、該縣始建于西漢元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永清。
34、南宋,建炎元年。
35、自明景泰元年始,富家子弟捐納財貨于官府,以入國子監肆業,稱為監生,可不經府州縣學考試,直接參加省城或京城的考試。
36、該碑文使用了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國永昌元年”年號,對研究當時歷史作用極大。
37、正統元年,慧澄和尚塑大佛、繪影壁,并瓔珞觀音銅像、三世佛、羅漢、諸天伽藍祖師,山門、僧堂、齊堂鼎建一新,金碧輝映。
38、但中大同元年“曲阿縣建陵隧石辟邪起舞”的記載,又否定了丹陽是南蘭陵。
39、建安元年七月,曹操初至長安,夏侯惇縱兵搶劫,曹操大怒,斬殺數百士兵,重責夏侯惇五十軍棍,百姓拍手稱快。
40、到遼圣宗開泰元年,取人以星宿分野的辦法,以燕為析木之津,故遼的南京燕京又稱“析津府”。
41、靖康元年,兵臨城下,金人要一親王至軍中談判,趙構請行,與張邦昌親赴敵營,被留十余日,意氣自若。
42、巡撫登萊地方贊理軍務一員,天啟元年設。
43、雍正元年,清政府開設了八旗蒙古武舉。
44、???????深改元年,改革大潮在一項項革故之舉中涌起,改革畫卷在一項項鼎新之措中展開,全面深化改革猶如鯤鵬展翅,乘風翱翔。
45、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名為“菊試”。
46、皇天不負有心人,歷經十四年的流放生涯之后,圣歷元年秋九月壬申,自己的丈夫又被武則天召回東宮,重立為太子,韋后也重新當上了太子妃。
47、中國是文字國。皇帝遇著不順心的事便改元,希望明年的國運漸趨好轉。本來是元武十二年的,改叫大慶元年,以往的不幸的日子就此告一結束。對于字眼兒的過分的信任,是我們的特征。張愛玲?
48、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閤外,同聲大呼攻閤,閤堅不得入。
49、《唐書·五行志》載“永淳元年冬大疫,兩京死者相枕于路”。
50、到成帝綏和元年,罷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復舊制,不久又為州牧。
51、久視元年五月,武則天服用“長生藥”,非但沒能奏效,反而病了一場。
52、雍正元年三月,命出繼為莊靖王博果鐸后,襲封莊親王。
53、這城隍廟能修建在官府旁也是有大明開過皇帝的功勞,當年洪武皇帝殺進南京,屁股下的龍椅尚未坐熱,便于洪武元年及次年下詔大封天下城隍。
54、至會昌元年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字,僅減此一劃,則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
55、話說大唐開元年間,國富民安,儒、釋、道三教俱存。
56、唐開元年間,清水絲綿被列為貢賦。
57、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式,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58、調露元年,大唐安撫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反叛,又重置四鎮。
59、清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軍首領王聰兒,以湖北口為據點,與清朝大將額勒登保等大戰月余,消滅清兵萬余人。
60、第六卷之吳昌碩自用并刻銘黃武元年磚硯。
61、成帝綏和元年,采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俸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62、不意使臣之言過于拘迂,即遣回國;復聞仍命元年所遣之使來。
63、金滅遼后,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為了打擊舊貴族,建都于燕京,稱為中都大興府。
64、依周制建子月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改舊正月為一月,大酺三日。
65、自紹興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將,安內攘外,以保全皇位。
66、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
67、這樣,原屬元中書省的彰德路、衛輝路和懷慶路先后在洪武元年閏七月、八月、十月改為彰德府、衛輝府和懷慶府,并劃歸河南分省。
68、延和元年,唐朝睿宗讓位于太子李隆基,帝號唐玄宗,又稱唐明皇。
69、《萇楚齋四筆》載有宣統元年《時事報》刊登的一篇《擬考試人員上唐寶鍔書》,有趣得很,不妨錄來解頤。
70、后唐龍紀元年重修的廟宇,“鴛瓦攙空,美極丹青”。
71、初平元年一月中,獻帝下詔,冊封張良八世孫張抗為征北將軍,秩兩千石,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金印紫綬,封列侯,領幽、冀、并三州兵事。
72、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南京會見張紹曾,勸其擔任南京政府陸軍總長或廣東督軍,均被張謝辭。
73、雖然天聰元年,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三萬大軍入朝鮮,迫使朝鮮簽訂城下之盟。
74、紹熙元年,詔湖廣總所將見行及樁貯新舊會取數,仿行在例立界收換。
75、如咸康元年冀州郡遭受冰雹襲擊,大秋作物受到極大損害,石虎一面下書自責,一面派御史發水邊糧倉的麥子給農民作種子。
76、根據現存史料的制度記載推斷,楊妃以大長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后以國公親戚的身份禮聘入秦王府,其品階不詳。
77、晉末平吳時,峽中立武陵郡,有黽陽、黔陽縣,咸寧元年并省。
78、根據史料記載,嗣圣元年,武后臨朝稱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兩字作年號。
79、現存建設年代最早的,是建于元朝泰定元年的武當山天津橋。
80、載初元年九月初九壬午,睿宗自行請辭退位,武后稱制。
81、也很可能是紹圣元年,老蘇反對王荊公變法、然后遭貶路過贛州時登臨的那一個。
82、隆安元年,圭破慕容寶于中山,遂有并州,僭稱魏,年號天賜。
83、《新唐書食貨志五》云“武德元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
84、在新黃浦商業“開局元年”的發展藍圖中,作為南京路、淮海路連結點的人民廣場除了交通樞紐功能外,還將強化功能配套,與“兩街”進行聯動發展。
85、永初元年,徼外僬僥種夷陸類等三千馀口舉種內附,獻象牙、水牛、封牛。
86、章鴻雁,字漸甫,號南國先生,福建建甌人,隆興元年進士,人稱章武夷,與左唯湘并稱靖國年間中興兩大名臣。
87、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
88、后因原謚號與圣祖謚號出現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謚,及后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89、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謚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是上廟號毅宗。
90、武后天授元年改名為黃巖縣,路橋屬黃巖縣,以后歷代相沿。
91、中平元年二月,黃巾起義爆發,旬月之間,全國響應。
92、元祐元年,詔干當官閱三年無過者遷秩一等,再任滿者減磨勘二年。
93、提早來臨,還是十二年前的睿文帝元年,那一年正是李績受封文信侯的日子。
94、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95、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
96、開禧元年經年累月苦戰,林阡及其盟軍遇到了戰史上最強的對手完顏永璉及其麾下高手堂。
97、大漢歷初平元年夏,術密謁其兄紹,勸其行假途滅虢之計,謀取冀州,紹陰然之。
98、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99、天授元年。壽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閣。同日受冊。有司撰選儀注。忘載冊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闕禮。宰相相顧失色。中書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執筆。口授分寫。同時須臾俱畢。詞理典贍。時人嘆服。王溥?
100、初平元年,私自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
1、建元元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2、四爺,理所當然是文官,遼東巡撫,全稱巡撫遼東地方贊理軍務,駐遼陽,正統元年設立,目的為加強對遼東都司管理,轄區包括遼東都司全境,巡撫總兵。
3、廢李賢的第二天,英王哲被立為皇太子,改調露二年為永隆元年,顯示出天后的空前自信,同時宣布大赦天下。
4、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綠那玉國,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
5、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信奉“應天承運”,歷代帝王甫一登基,紀元自動復位到元年。
6、咸亨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西臺舍人徐齊聃上奏曰。齊獻公。陛下外氏。雖子孫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孝公廟甚修。而齊獻公廟毀壞。不審陛下將何以垂示海內。以彰孝治之風。上納之。王溥?
7、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試,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8、開元年間,唐玄宗聞其畫名,召入宮廷,隨張旭、賀知章研習書法,從觀賞公孫大娘舞劍中體悟用筆之道。
9、未真宗天禧元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
10、“雙十慶典”當天,有民間團體自動自發舉行升旗典禮,升“公民旗”,曰“公民覺醒元年”。
11、至唐開元年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
12、對于此種情況,從該起夠罪的盜竊行為開始向前追溯至一個公元年,此公元年內該犯罪嫌疑人所有盜竊行為都以盜竊罪論處。
13、嘉平元年筑兩城。
14、杜預在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平吳之后,自江陵還襄陽,解甲休兵,“乃申抒舊意,修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
15、新魏朝永豐元年冬,終南掌教傅長亭自營州回轉終南,下令徹查香爐失竊及天機子偷習禁術兩樁舊案。永豐二年,重修。公子歡喜?
16、象從延康元年始撰集,數歲成,藏於秘府,合四十余部,部有數十篇,通合八百余萬字。
17、唐麟德元年,玄奘圓寂于長安玉華寺,原本遵照玄奘遺囑,葬于浐河之濱的白鹿原上,寺內建有玄奘墓塔及高足弟子窺基、圓測墓塔,各有塔銘。
18、“裴君在太守任上的時候,看到“李君碑”被大水沖垮,對其進行了重新修整,于本初元年再次將其立起來。
19、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綬,公、侯金印紫綬。
20、宋仁宗康定元年,清官包拯被調來端州做地方官。
21、十三年,元鼎元年,坐母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
22、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
23、九月初六日,光宗的長子朱由校倉促即位,下詔以明年為天啟元年,這就是明朝第十五個皇帝——熹宗。樊樹志?
24、長壽元年唐朝以鎮軍取代過去的行軍,豆盧軍、伊吾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設在沙州、伊吾的邊防軍,其設立有力的維護了唐朝在西域的統治。
25、尤其建炎三年,帶兵平苗傅,劉正彥之亂;紹興元年,率水師八千眾,在黃天蕩大敗金大將兀術十萬軍馬,紅玉夫人親自執桴鼓相應助威,傳為人間佳話。
26、地節元年正月戊午乙夜,月食熒惑,熒惑在角、亢。
27、然而巴比倫王古列元年,他降旨允準建造神的這殿。
28、庭堅在崇寧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從江陵出發,回鄉探親,先由水路至巴陵,再取道平江、臨湘入通城,在家鄉稍事停留后,即前往萍鄉探望兄長,其時黃元明知萍鄉縣。
29、元朝至大元年,有番僧強行買老百姓的柴草,百姓告到了上都留守李壁那兒。
30、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
31、到了明代,小欖藝菊之風已盛,菊花栽培已很普遍,清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
32、顯德元年,趙暉接受替換回到京城,因病請求告老還家,授予太子太師致仕,進封秦國公。
33、該縣始建于西漢元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永清。
34、南宋,建炎元年。
35、自明景泰元年始,富家子弟捐納財貨于官府,以入國子監肆業,稱為監生,可不經府州縣學考試,直接參加省城或京城的考試。
36、該碑文使用了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國永昌元年”年號,對研究當時歷史作用極大。
37、正統元年,慧澄和尚塑大佛、繪影壁,并瓔珞觀音銅像、三世佛、羅漢、諸天伽藍祖師,山門、僧堂、齊堂鼎建一新,金碧輝映。
38、但中大同元年“曲阿縣建陵隧石辟邪起舞”的記載,又否定了丹陽是南蘭陵。
39、建安元年七月,曹操初至長安,夏侯惇縱兵搶劫,曹操大怒,斬殺數百士兵,重責夏侯惇五十軍棍,百姓拍手稱快。
40、到遼圣宗開泰元年,取人以星宿分野的辦法,以燕為析木之津,故遼的南京燕京又稱“析津府”。
41、靖康元年,兵臨城下,金人要一親王至軍中談判,趙構請行,與張邦昌親赴敵營,被留十余日,意氣自若。
42、巡撫登萊地方贊理軍務一員,天啟元年設。
43、雍正元年,清政府開設了八旗蒙古武舉。
44、???????深改元年,改革大潮在一項項革故之舉中涌起,改革畫卷在一項項鼎新之措中展開,全面深化改革猶如鯤鵬展翅,乘風翱翔。
45、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名為“菊試”。
46、皇天不負有心人,歷經十四年的流放生涯之后,圣歷元年秋九月壬申,自己的丈夫又被武則天召回東宮,重立為太子,韋后也重新當上了太子妃。
47、中國是文字國。皇帝遇著不順心的事便改元,希望明年的國運漸趨好轉。本來是元武十二年的,改叫大慶元年,以往的不幸的日子就此告一結束。對于字眼兒的過分的信任,是我們的特征。張愛玲?
48、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閤外,同聲大呼攻閤,閤堅不得入。
49、《唐書·五行志》載“永淳元年冬大疫,兩京死者相枕于路”。
50、到成帝綏和元年,罷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復舊制,不久又為州牧。
51、久視元年五月,武則天服用“長生藥”,非但沒能奏效,反而病了一場。
52、雍正元年三月,命出繼為莊靖王博果鐸后,襲封莊親王。
53、這城隍廟能修建在官府旁也是有大明開過皇帝的功勞,當年洪武皇帝殺進南京,屁股下的龍椅尚未坐熱,便于洪武元年及次年下詔大封天下城隍。
54、至會昌元年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字,僅減此一劃,則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
55、話說大唐開元年間,國富民安,儒、釋、道三教俱存。
56、唐開元年間,清水絲綿被列為貢賦。
57、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式,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58、調露元年,大唐安撫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反叛,又重置四鎮。
59、清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軍首領王聰兒,以湖北口為據點,與清朝大將額勒登保等大戰月余,消滅清兵萬余人。
60、第六卷之吳昌碩自用并刻銘黃武元年磚硯。
61、成帝綏和元年,采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俸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62、不意使臣之言過于拘迂,即遣回國;復聞仍命元年所遣之使來。
63、金滅遼后,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為了打擊舊貴族,建都于燕京,稱為中都大興府。
64、依周制建子月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改舊正月為一月,大酺三日。
65、自紹興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將,安內攘外,以保全皇位。
66、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
67、這樣,原屬元中書省的彰德路、衛輝路和懷慶路先后在洪武元年閏七月、八月、十月改為彰德府、衛輝府和懷慶府,并劃歸河南分省。
68、延和元年,唐朝睿宗讓位于太子李隆基,帝號唐玄宗,又稱唐明皇。
69、《萇楚齋四筆》載有宣統元年《時事報》刊登的一篇《擬考試人員上唐寶鍔書》,有趣得很,不妨錄來解頤。
70、后唐龍紀元年重修的廟宇,“鴛瓦攙空,美極丹青”。
71、初平元年一月中,獻帝下詔,冊封張良八世孫張抗為征北將軍,秩兩千石,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金印紫綬,封列侯,領幽、冀、并三州兵事。
72、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南京會見張紹曾,勸其擔任南京政府陸軍總長或廣東督軍,均被張謝辭。
73、雖然天聰元年,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三萬大軍入朝鮮,迫使朝鮮簽訂城下之盟。
74、紹熙元年,詔湖廣總所將見行及樁貯新舊會取數,仿行在例立界收換。
75、如咸康元年冀州郡遭受冰雹襲擊,大秋作物受到極大損害,石虎一面下書自責,一面派御史發水邊糧倉的麥子給農民作種子。
76、根據現存史料的制度記載推斷,楊妃以大長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后以國公親戚的身份禮聘入秦王府,其品階不詳。
77、晉末平吳時,峽中立武陵郡,有黽陽、黔陽縣,咸寧元年并省。
78、根據史料記載,嗣圣元年,武后臨朝稱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兩字作年號。
79、現存建設年代最早的,是建于元朝泰定元年的武當山天津橋。
80、載初元年九月初九壬午,睿宗自行請辭退位,武后稱制。
81、也很可能是紹圣元年,老蘇反對王荊公變法、然后遭貶路過贛州時登臨的那一個。
82、隆安元年,圭破慕容寶于中山,遂有并州,僭稱魏,年號天賜。
83、《新唐書食貨志五》云“武德元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
84、在新黃浦商業“開局元年”的發展藍圖中,作為南京路、淮海路連結點的人民廣場除了交通樞紐功能外,還將強化功能配套,與“兩街”進行聯動發展。
85、永初元年,徼外僬僥種夷陸類等三千馀口舉種內附,獻象牙、水牛、封牛。
86、章鴻雁,字漸甫,號南國先生,福建建甌人,隆興元年進士,人稱章武夷,與左唯湘并稱靖國年間中興兩大名臣。
87、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
88、后因原謚號與圣祖謚號出現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謚,及后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89、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謚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是上廟號毅宗。
90、武后天授元年改名為黃巖縣,路橋屬黃巖縣,以后歷代相沿。
91、中平元年二月,黃巾起義爆發,旬月之間,全國響應。
92、元祐元年,詔干當官閱三年無過者遷秩一等,再任滿者減磨勘二年。
93、提早來臨,還是十二年前的睿文帝元年,那一年正是李績受封文信侯的日子。
94、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95、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
96、開禧元年經年累月苦戰,林阡及其盟軍遇到了戰史上最強的對手完顏永璉及其麾下高手堂。
97、大漢歷初平元年夏,術密謁其兄紹,勸其行假途滅虢之計,謀取冀州,紹陰然之。
98、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99、天授元年。壽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閣。同日受冊。有司撰選儀注。忘載冊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闕禮。宰相相顧失色。中書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執筆。口授分寫。同時須臾俱畢。詞理典贍。時人嘆服。王溥?
100、初平元年,私自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
101、正統元年,居然鬧出了以貌誤取狀元的笑話。
102、元康元年七月辛丑,梁國內史任式上言,武平界有柞櫟二樹,合為一體,連理。
103、且說東晉哀帝興寧元年四月,解州久雨不止,合州之水悉入其澤,不溢反涸。
104、確定指定紀元年份中的指定月份是否為閏月。
105、上元年間,是杜甫晚年漂泊生涯中的一個歇腳期。
106、武元年八月明軍攻克大都,明與高麗即分別主動遣使聘問。
107、鄭簡公元年九月九日鄭國子產立。元年造句。
108、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將數百之眾,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轉而攻秦,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亡秦,軍閥亂戰,龍蛇共舞,天下大亂。
109、康寧元年,因寺右前方高崖上有飛來石形酷似肖羅漢,而又稱羅漢寺。
110、唐貞元年間,在書生張珙與崔相國女兒鶯鶯之間相愛成親的故事中,紅娘扮演了一位聰明可愛的“媒人”角色。
111、大漢靖武元年四月十五,劉傲到沛郡祭祀高祖,東西兩路文武大臣全部陪祭,楚王劉秀也應邀而來。
112、李華說,在唐代開元年代之前,民間盛行的這種拜墓活動一直被視為“野祭”,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盛。
113、成朝建義元年,賀歡挈婦將雛,前往陽城上任,開始了別樣人生。
114、開元年間君桴臣鼓,才有了盛世的局面。
115、天啟元年,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被罷免,按照慣例應該由秉筆太監王安接任。
116、三年,遂以元年入錢為歲課定率,量入計出,可助邊費十分之八。
117、然而巴比倫王古列元年,他降旨允準建造上帝的這殿。
118、這樣、到古列王元年、但以理還在。
119、嘉慶四年一度改為慶王府,咸豐元年改賜恭親王奕訢,始稱恭王府至今。
120、未名的世界,未名的歷史,晉歷元年,晉涵納四方,征服世界,延綿千載,期間南方,革聯,諸國崛起,動蕩,戰爭,使世界支離破碎。
121、德?元年,元朝兵馬大舉進攻南宋,兩淮地區情況更加緊急,李氏幕府分崩離析,幕僚紛紛辭職,唯獨陸秀夫臨難不懼,與李庭芝同舟共濟,誓死抗敵。
122、史載李敬玄于總章二年罷相,不過最后三年都僅僅是掛中書令的頭銜在唐蕃前線作戰。
123、吳三桂反,偽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明年甲寅為周王元年。
124、崇禎元年以后,這些選本就成為八大家選本的主力,持久而活躍地在文學教育,特別是家塾文學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25、石龍洞造像在北宋建中靖國元年開鑿,整個造像一共由三座佛龕組成。
126、除紀元年份不同外,泰國佛歷與公歷完全一樣。
127、如《宋會要輯稿》所記,宋徽宗政和三年鄂州司法參軍陳有聲“降一資”,等等。
128、此歷被漢武帝采用,于“太初元年”頒行,故稱其為“太初歷”
129、漢高帝元年忽然旌旗蔽日,鼓號齊鳴,壇臺高筑,劉邦要親自登壇拜將。
130、唐玄宗開元年間,月俸又包括雜用、防閣和庶仆等內容。
131、元文宗于天歷元年,給關羽的封號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132、僖宗李儼遷都鳳翔,改元中和元年,令鄭畋為西歧州內外諸軍都詔討,加兵部尚書銜,速草檄文詔令天下各道兵馬入京師勤王。
133、元和元年登進士第,為皇太子僚屬。
134、齊廣武元年二月晉國歸還占據魏國的北方二郡同時引兵屯集東線。
135、隆興元年,命張浚都督荊襄,浚命李顯忠、邵宏淵等出兵與金戰,是所謂“符離之役”。
136、清朝、民國元年、袁世凱篡國、北洋軍閥割據、蔣介石篡權。
137、咸亨元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138、夫貴太妃,誕育名門,柱國上將軍齊不遲公后也,幼承庭訓而見愛于昭成后,鞠養宮中,乾元元年以端貴嬪入,先于諸妃侍皇考。
139、巨字犯諱,何故不改?越年本為天鳳七年,莽依六歲改元的詔命,改號為地皇元年。
140、,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鑄。
141、崇慶元年舉兵反金,自封為都元帥。
142、緊接著,八月二十三日,立武后的第三子,高宗的第七子,左衛位大將軍,雍州牧英王李哲為皇太子,同時改調露二年為永隆元年,大赦天下。
143、宋宣和元年,唐子霞應徽宗詔主天目山洞霄宮,西天目山道教繁榮,又傳到了池云子道長手中,使之達到了鼎盛。
144、這不,警察王長安等在都世與押運員陳元年、付晨虎相遇,背喪尸逼上刀背山,展開了一段先是求生自保,后是濟世救人的搞笑故事。
145、道紀元年,在各種生物離開蒼螺的文明中心,人類中一些強者也開始了新的尋求后,修明散人被推舉成一代圣人,帶領大家共同創建屬于他們的傳奇。
146、臣元年十一月被公車司馬令所下州郡,八月甲申詔書征臣,更賜安車、衣被、茵蓐,以禮發遣,光寵并臻,優命屢至,怔營竦息,悼心失圖。
147、其明年為恭宗皇帝德祐元年,似道上表出師,旌旗蔽天,舳艫千里,水陸并進。
148、該墓木牘最晚的時間是武王四年十二月,估計下葬的時間在秦昭王元年。
149、經復原辨認,碑為外碑,碑文從右到左分別為“嘉慶元年丙辰冬月吉旦;宋禮部侍郎鄧忠甫大人之墓……重修,”因“忠甫”兩字不對“中甫”,尚無法確認。
150、百忙中又點醒歲序,是年為宋理宗端平元年。
151、今年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的“元年”。
152、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但以理在床上作夢,見了腦中的異象,就記錄這夢,述說其中的大意。
153、然而巴比倫王居魯士元年,他降旨允準建造神的這殿。
154、元年正月,開了耶和華殿的門,重新修理。
155、民眾于是在文書及契約上,開始寫:猶太人的大司祭、大元帥、領袖息孟元年。
156、新共和國歷史委員會把雅汶戰爭爆發的年份設為元年,并沿用了當時的日期計算系統。
157、《詞林一枝》與《八能奏錦》這兩部戲曲選集,并非刊行于萬歷元年。
158、樓市正在步入個人換房元年多次置業時代來臨?
159、他強調今年要成為日韓未來百年進一步加強合作關系的元年。
160、清代順治元年更名靖遠衛,雍正八年改稱靖遠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