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困厄,艱難窘迫。
⒈ 困厄,艱難窘迫。
引漢 焦贛 《易林·師之鼎》:“子畏於 匡,厄困 陳 蔡。”
宋 蘇軾 《與范元長北歸書》:“以厄困多畏故爾耳,此老繆之罪,想矜察?!?/span>
1、他常助人于厄困之中而不求報,坦蕩蕩有俠義之風。
2、清季以來,中華民族之復興圖強,莫不有賴商務、中華、三聯之流砥礪文明、格致良知,雖遭艱厄困頓而薪火不失。
3、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鄉射鄒嶧;厄困蕃、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4、通貨膨脹、賦稅沉重、勞資糾紛、實業厄困……這一切導致人們持續的抗議,卻未能得到令人寬心的回應。
5、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6、起碼需要五百萬美元,才能基本解決災民未來一年的需要,因此灣區紅十字會非常支持中華總會館這次的賑災行動,同時希望各界人士能夠踴躍捐款,幫助災民渡過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