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降低標(biāo)準(zhǔn)、身份、等級等。
例降格以求。
英lower one's standard or status;
⒈ 猶降臨。
引《書·多士》:“有夏 不適逸則,惟帝降格,嚮于時。”
孔穎達 疏:“降,下;格,至也。”
宋 蘇軾 《景靈宮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寒日開啟道場青詞》:“方寶構(gòu)之肇新,宜神游之降格。”
《宋史·樂志十一》:“神肯降格,嘉神之休。”
⒉ 謂變換法式或格調(diào)。
引唐 皎然 《詩式·律詩》:“假使 曹 劉 降格來作律詩,二子并驅(qū),未知孰勝。”
⒊ 降低標(biāo)準(zhǔn),降低身份。
引魯迅 《墳·燈下漫筆》:“于是,降格以求,不講愛國了,要外國銀行的鈔票。”
胡適 《評新詩集·康白情的“草兒”》:“我們很誠懇的盼望這些詩人們肯降格來試試這個‘讀來爽口,聽來爽耳’的最低限度的標(biāo)準(zhǔn)。”
老舍 《四世同堂》六:“‘得啦,’ 冠先生 降格相從的一笑,‘今天不至于餓著了,拉我出去吧!’”
⒈ 降臨,從上而至。
引《書經(jīng)·多士》:「上帝引逸,有夏不適逸,則惟帝降格。」
⒉ 降低標(biāo)準(zhǔn)。
引唐·釋皎然《詩式·卷二·律詩》:「宋詩曰:『象溟看落景,燒劫辨沈灰。』沈詩曰:『詠歌麟趾舍,簫管鳳雛來。』凡此之流,盡是詩家射雕之手,假使曹劉降格來作律詩,二子并驅(qū),未知孰勝。」
反升格
⒊ 降低標(biāo)準(zhǔn)或身分。
例如:「降格相求」。
英語to downgrade, to lower the standard, degrading, humiliating
德語Degradierung (S)?
1、一種商品在市場供不應(yīng)求時,企業(yè)與商業(yè)部門決不能降格以求,損害消費者利益。
2、這一批干部降格任用了。
3、是不是只有一個真正的罪過,那就是說服自己說,第二最好的是什么,但降格以求。
4、熱情的對立面是冷漠,冷漠就是喪失熱情,一個人喪失了別的東西不要緊,喪失了熱情就一切都喪失了,當(dāng)然,熱情需要冷卻,冷卻與冷漠不同,冷漠是人性的一種降格,而冷卻卻是人生的一種藝術(shù),沒有冷卻的熱情是不會有力量的,失去控制的熱情有時甚至走向邪路。
5、于是降格以求,不講愛國了,要外國銀行的鈔票。
6、該案系檢察機關(guān)對公安機關(guān)“以罰代刑”案件依法監(jiān)督立案偵查,有效制止“以罰代刑”降格處理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