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凋落。
例秋風肅殺。
豈能于陽和之候,肆肅殺之威。——《鏡花緣》
我匆忙然明白了為什么歐陽修把秋天描 寫得那么肅殺悲涼。——《秋色賦》
英cold and killing;
⒈ 嚴酷蕭瑟貌。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氣和景色。
引唐 杜甫 《北征》詩:“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清 曹寅 《秋飲》詩:“眾鳥何啁啾,肅殺氣相遞。”
老舍 《四世同堂》九十:“可是,忽然間又來了冰凍,叫人想起肅殺的隆冬。”
⒉ 形容一種嚴酷的氣氛。
引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三二》:“滬 案以后,周刊上常有極鋒利肅殺的詩,其實是沒有意思的,情隨事遷,即味如嚼蠟。”
《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屋里一片肅殺氣氛:侯主任 坐在正中的沙發上,兩旁陪坐著幾個縣社干部,門口站著兩排荷槍實彈的民兵。”
⒊ 猶言嚴厲摧殘。
引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蓋天地之道,不能純和,故青陽闡陶育之和,素秋厲肅殺之威。”
《隋書·煬帝紀下》:“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蓋非獲已。”
《宣和遺事》前集:“君由天而臣由物,天能發生萬物,亦可肅殺萬物。”
⒈ 嚴厲而有摧殘的力量。多用來形容秋冬草木枯落的蕭條氣象。
引《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肅殺。」
《老殘游記·第一一回》:「譬如秋冬的肅殺,難道真是殺嗎?只是將生氣伏一伏,蓄點力量,做來年的生長。」
1、黑衣人冷哼一聲,他雙手招引,四周陰陽二氣相互生成,一個用陰陽氣流生成的八卦陣瞬間形成,四周靈氣狂亂,乾坤顛倒,山河破碎風飄絮,一片肅殺。
2、初冬的校園,無論向藍白調和而成的天空凝望,還是朝衰弱無力的樹木遠眺,這被凄冷的風輕撫過的畫面,總是抹上一層厚厚的涼意。一片肅殺,下午的時候竟從云層上射不下一絲的陽光,天灰蒙蒙的,只差白雪飄舞了。
3、真正的那位柳隨風,卻是不喜軍中肅殺粗豪,不愿承襲這帥都督的勛位,只想得個縣男的爵位,能吃上一份旱澇保收的俸祿就好。
4、逍遙子劍光揮灑間,帶起一片肅殺之意,劍意如風,揮灑自如,攻防一體,滴水不漏!“噗!”。
5、曝光的先導海報畫面風格肅殺冷峻,充滿生死一線的戲劇張力,身著考究西裝的劉德華嘴巴被捂緊,頭部被扳住,臉上的傷痕使氛圍懸念叢生。
6、靈寶天尊哪能不知高低,未等那精銳利氣近身,早把那慶云罩體,護住真身,撲面還出太白劍,便見一道銀光疾閃,挾著極細的肅殺之氣,射入霞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