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給予”。
⒉ 使對方有所得。
⒈ 亦作“給予”。使對方有所得。
引《后漢書·章帝紀》:“今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又 貞元 中要乳母皆令選寺觀婢以充之,而給與其直。”
清 李漁 《奈何天·籌餉》:“這等請問邊上的米價,貴賤何如?若有銀子給與邊軍,他還買得出么?”
魯迅 《且介亭雜文·拿來主義》:“尼采 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早年結婚,身體孱弱,小地方看去,他絕頂聰明,然而他給予人的卻是那么一種沉滯的懶怠之感。”
⒈ 拿東西給別人。
例如:「給與獎狀」、「給與救濟」。
近付與 賦予 授予
反取得
1、男人一旦覺得他在施舍恩惠,他就會死心塌地的給與。
2、這個作為過來人,哥哥說話的時候不一定要多花哨,一定要由心而發,這些東西別人是不能給與解答的,畢竟生活是你和她的世界,別人只是個看客而已呢,真誠的最能打動一個女人的心思。戒指只是一個簡單的信物,行動才是堅不可摧,一句話,誰最真誠的話,由心而發,給與你能實現的承諾,一切就水到渠成,希望可以幫到你。望采納
3、他從來沒有想到,他以及他的所作所為并沒有給與他接觸過的人帶來最強烈而又迷人的興趣。
4、明明說著看開了,放下了,每次卻總是不自覺的想起那個給與溫暖的人。每每又總是在微笑沉醉時看到了現實,想到了傷痛,然后,冷的感覺再也暖和不起來了。
5、瑞泰人壽將一如既往地給與你們我們的支持。
6、主要還是多多給與肯定,不要一開始就對他抱有成見,經常說他沒出息他會變得更加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