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急切貌。
⒉ 急忙;趕緊。
⒊ 迅急。
⒈ 急切貌。
引《北史·劉芳傳》:“澹然自守,不急急於榮利,不戚戚於貧賤,乃著《窮通論》以自慰?!?br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豈今幾筵之下可為身名之計乎?不然何急急於言哉。”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襄敏公 見眾人急急之狀,到問道:‘你等去未多時,如何一齊跑了回來?’”
魯迅 《書信集·致周作人》:“該號既于十月方出,何以如此之急急耶?”
⒉ 急忙;趕緊。
引宋 姜夔 《鷓鴣天》詞:“移家徑入 藍田縣,急急船頭打鼓催?!?br />明 羅貫中 《風(fēng)云會》第二折:“咱弟兄每急急回家,準備出征則個。”
陳殘云 《山谷風(fēng)煙》第四十章:“周祺 看見 劉三公,急急趨前去,熱烈捏住 三公 的手,說:‘呵, 三公,辛苦啦。’”
⒊ 迅急。
引元 王曄 《桃花女》第一折:“急急光陰似水流,等閒白了少年頭?!?/span>
⒈ 很急切。
引《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只見城門已開,關(guān)公催車仗急急出城?!?br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聽了,急急往前奔著走。」
反徐徐
1、她匆匆忙忙走進屋內(nèi),急急地說了幾句就走了,可語焉不詳,誰都沒有領(lǐng)會她的意圖。
2、失去了以后,縱然覺得遺憾,惋惜,卻不可急急的盼望它重新出現(xiàn);離開了以后,傷心,后悔,卻不可急急的希望挽留,以為一切可以回到從前;某些錯誤,發(fā)生了以后,尷尬,無助,難過,卻不可急急的裝作沒有發(fā)生過,裝作沒有攪亂任何人的生活,裝作自己毫不在乎。
3、又是歲末,急急如律令,讓人噓嘆不已。
4、急急如喪家之狗,忙忙似漏網(wǎng)之魚。
5、老石急急向院內(nèi)掃了一眼,靈機一動,抓起斧子就向那黑影擲去。
6、朋友,最可貴在于知心,在于自由。貴在雪中送碳。不用對方開口,急急自動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