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連續不斷。
⒈ 亦作“緜綿不絕”。連續不斷。示例: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引《逸周書·和寤》:“緜緜不絶,蔓蔓若何?”
宋 蘇軾 《送蹇道士歸廬山》詩:“緜緜不絶微風里,內外丹成一彈指。”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綿綿不絶。”
解釋: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多,連續不斷。出處: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觀周》:“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1、晨霧中,遠處的山峰林立,犬牙交錯,綿綿不絕,讓人覺得很美。
2、母愛是天涯游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于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愛的纏綿。
3、轉眼,春就這么赤裸地站在我面前,我們默默無語。融化的天空下起了綿綿不絕的雨,潮濕,但溫和,宛若一個快樂的孩子,倔強地排斥她不想要的,卻又真的快樂的像個孩子。
4、尤其是天目山一年四季綿綿不絕的大霧,孕育出了上好的茶葉。
5、但此恨似乎注定綿綿不絕,至今未覓知音。
6、那奇特的聲音綿綿不絕,阿特在家中收集的手工紙中翻箱倒柜地尋找,最終他找到了一張平平整整、亮光閃閃的金箔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