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安逸享樂。
英comfort and pleasure;
⒈ 閑適安樂。
引《國語·周語中》:“今 陳國 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間,功成而不收,民罷於逸樂,是棄先王之法制也。”
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
宋 范成大 《館娃宮賦》:“惜也未聞大道,宜逸樂而志荒。”
《剪燈新話·龍?zhí)渺`會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同逸樂。”
丁玲 《韋護(hù)》第三章:“他怠惰了,逸樂了,他對他的信仰,有了不可饒恕的不忠實(shí)。”
⒈ 閑適快樂。
引《史記·卷六一·伯夷傳》:「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
反勞苦 勞瘁 勤勞
1、疾病是逸樂所應(yīng)得的利息。
2、水濁,則無掉尾之魚;政苛,則無逸樂之士。
3、憂苦犯性,逸樂順性,斯實(shí)所系者也。名不可去,亦不可賓。但惡夫守命而累實(shí)。守名而累實(shí),將恤危亡而不救,豈徒逸樂憂苦之間哉。
4、且負(fù)甲為兵,咋筆為吏,身死名滅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黃,吟道詠德,苦辛無益者如日蝕,逸樂名利者如秋荼,豈得同年而語矣。
5、當(dāng)影逸樂津津的逗弄著傀儡玩的時候,無意見瞥見骷髏隱藏在袖邊的手指上閃過一點(diǎn)紅光。
6、我們從前也是無知、不順服、受了迷惑、被各種私欲和逸樂所奴役,生活在惡毒和嫉妒之中,是可憎可惡的,并且互相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