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方〉喜好捉弄人。
英mischievous;
⒈ 窄小;狹隘。
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獻帝傳》:“營中促狹,可於平敞之處設壇場,奉答休命。”
⒉ 指氣量狹小,心胸不寬。
引《三國志·魏志·袁紹傳》:“良 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⒊ 局限。
引宋 陳亮 《蔡元德墓碣銘》:“故自渡 江 后,雖里閭人物往往不自促狹,進不得志于科舉,退必有以自見于其鄉。”
⒋ 捉弄人,惡作劇。
引《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把人的臉抹的神頭鬼臉是聰明?還好笑哩!我只説是小孩兒促狹,你看等他來我説他不!”
《紅樓夢》第二一回:“急的 賈璉 彎著腰恨道:‘死促狹小娼婦兒!’”
錢杏邨 《白煙》:“不知是誰促狹,有意的向他頭上一敲--別要伸,縮進去!”
⒌ 指捉弄人、惡作劇的手段。
引《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饒你這般管教他,真是沒有一刻的閑空工夫,沒有一些快樂的腸肚;他還要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使促狹,弄低心,無所不至。”
《紅樓夢》第九四回:“我想來必是有人使促狹。”
冰心 《寄小讀者》十九:“我們平時,戲弄慣了,在我行前之末一夜,她們自然要盡量的使一下促狹。”
⒍ 陰毒奸刁。
引《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但耳朵內不曾聽見有這等刻薄負義沒良心的人,干這等促狹短命的事,會長命享福的理。”
梁啟超 《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系》:“彼其促狹之惡性,向來不以平等待我黃人也。”
⒈ 缺德、愛捉弄人。也作「促掐」。
引《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把人的臉抹的神頭鬼臉是聰明?還好笑哩!我只說是小孩兒家促狹,你看等他來我說他不!」
《紅樓夢·第八一回》:「這是誰這么促狹,嚇了我們一跳。」
1、“不過,我不打算把你還回去。”他說著,眼里閃過促狹的光芒。
2、廚師們會不時的從擁擠且相對有些促狹的廚房里走到餐廳里,為客人們送去佳肴的同時向他們做些說明。
3、在生活中,恐怕沒有什么比一場糟糕的離婚更能使人瘋狂,連最理性的人都難免淪為促狹與偏執的俘虜,干出些不堪的事情來。
4、它憑借閃電般的身體行動能力,在局促狹小的廚房地下東挪西竄,逗引著兩只貓兒一次又一次的躍抓撲空。
5、葉傾頓時啞然失笑,這個一看就是段表哥的手筆,他也有趣,旁人都是借景抒情,或是壯志凌云,或是情深似海,他倒好,競來了首促狹詩。www.hanyi.coM/ZAOJU/
6、煩擾是使人感覺拘促狹隘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