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不敢越出一定范圍。
例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庾亮《報溫嶠書》
英dare not go one step beyond the prescribed limit;
⒈ 雷池,湖名,在 安徽省 望江縣 南。意謂要堅守原地,不要越過 雷池,移師京城。后用“不敢越雷池一步”,形容拘謹,守舊。
引晉 庾亮 《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於 歷陽,足下無過 雷池 一步也。”
秦牧 《藝海拾貝·獨創(chuàng)一格》:“那一類說法……是用來批評那些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卻‘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藝術手法上陳陳相因的人們的。”
英語dare not go one step beyond the prescribed limit
1、教師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完全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而不是死搬硬套教學參考書,不敢越雷池一步,搞僵化教學。
2、因為冒險雖然能給人帶來許多新發(fā)現(xiàn)和意外收獲,但冒險也意味著有可能失去現(xiàn)有的一切而一無所獲,因此,絕大多數(shù)人通常更愿意維持現(xiàn)狀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3、在加大懲處力度的同時,必須提高職務犯罪成本,減少權力尋租獲利空間,使那些想腐敗者不敢為一些小利而自毀前程或放棄更大的利益,迫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4、但是,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人們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這個問題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對我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終沒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5、長期以來,我們教學運用一種定式的思維方式,使學生思想僵化,不敢創(chuàng)新,不敢越雷池一步,這種思維定勢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都存在。
6、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念中,教師對學生來說,是神圣的權威,真理的化身和絕對的評判者,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駕馭,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壓制下,學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無創(chuàng)造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