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肥沃富饒。
⒉ 富裕多財。
⒈ 肥沃富饒。
引《管子·八觀》:“壤地肥饒,則桑麻易植也。”
漢 賈誼 《過秦論上》:“不愛珍器重寳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后漢書·馮衍傳上》:“將西田牧肥饒之野,殖生產(chǎn)。”
清 戴名世 《陳某詩序》:“余嘗聞東南江海之壖,土田肥饒,山川秀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jié):“他看見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饒,便開始鉆龜。”
⒉ 富裕多財。
引《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質(zhì)物值錢者才足了年數(shù),就假托變賣過了,不準(zhǔn)贖取,如此刻剝貧戶,以致肥饒。”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 趙六老 ﹞家聲清白,囊橐肥饒。”
《英烈傳》第三五回:“今 蘇 湖 一帶地方,民眾肥饒。”
⒈ 充足、茂盛。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家聲清白,囊橐肥饒。」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書上看過,說這地方水草肥饒。」
近肥沃
1、自從開渠引水之后,從前的不毛之地就成了肥饒的良田。
2、永樂十二年九月,明成祖聽說弗提衛(wèi)六城之地肥饒,命弗提衛(wèi)指揮塔失坐鎮(zhèn)治理弗提斤城池,令軍民都居住在城中,六城的商人愿意來居住者聽便。
3、宮恒大世界,乃是一個土地肥饒,靈氣濃厚的世界。
4、夏季的寧江特別繁華,土地肥饒,可漁可耕。
5、當(dāng)年,魚米之鄉(xiāng)的肥饒之地,在人口壓力和自然災(zāi)害面前變得滿目創(chuàng)痍,饑餓的恐慌籠罩在環(huán)太湖沿線的城鄉(xiāng)。
6、齊魯知青,熱血戰(zhàn)士,共組農(nóng)墾之師;鹽堿之土,荒蕪之地,同造肥饒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