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漢元帝宮人王嬙字昭君,晉代避司馬昭(文帝)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之為明妃。
⒈ 漢元帝 宮人 王嬙 字 昭君,晉 代避 司馬昭 ( 文帝 )諱,改稱 明君,后人又稱之為 明妃。
引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若夫 明妃 去時(shí),仰天太息。”
宋 王安石 《明妃曲》:“明妃 初出 漢 宮時(shí),淚濕春風(fēng)鬢腳垂。”
郭沫若 《東方集·再出夔門》詩:“屈子 衣冠猶有冢, 明妃 脂粉尚流香。”
⒈ 漢元帝宮人王嬙。參見「王嬙」條。
1、在一次雅集中,王安石拿出自己新作的《明妃曲二首》,眾人傳看一過,無不擊節(jié)嘆賞。
2、行人既選定了明妃,當(dāng)通過聞、思、授戒、灌頂?shù)仁侄魏筒襟E先使她們之身、語、意三門獲得清凈,然后才可與她們修習(xí)欲樂定。
3、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zhǎng)明妃尚有村。
4、漢元帝,后宮美女王昭君,因不肯賄賂畫工毛延壽,被畫為丑狀,元帝不加召幸,昭君彈琵琶自傷,元帝發(fā)見其美,立為明妃,欲斬毛延壽。
5、雖簪筆傭書,爭(zhēng)食雞鶩,然哀明妃于青冢,吊李陵于虜臺(tái),感慨身世,跡與心違。
6、移喜措嘉空行母是蓮華生大師在西藏主要的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