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黃色的塵土。
⒉ 比喻俗世;塵世。
⒊ 猶黃泉。
⒈ 黃色的塵土。
引《后漢書·馬融傳》:“風(fēng)行云轉(zhuǎn),匈礚隱訇,黃塵勃滃,闇若霧昏。”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二:“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少頃,看見大路上黃塵滾滾,一輛摩托車馳過。”
⒉ 比喻俗世;塵世。
引唐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詩:“豈知黃塵內(nèi),迥有白云蹤。”
明 高啟 《江上晚眺圖》詩:“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詩:“看盡黃塵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濱。”
⒊ 猶黃泉。
引清 蔣士銓 《空谷香·懷香》:“黃塵碧落兩難憑,神仙有數(shù),生死無常,那不關(guān)情。”
⒈ 黃色的塵土。唐·李賀〈夢(mèng)天〉詩:「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亦用指戰(zhàn)塵。唐·張巡〈守睢陽作〉詩:「屢厭黃塵起,時(shí)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⒉ 比喻世事、人事。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加二一出》:「黃塵變,紅日滾,一篇詩話 易沉淪。」
1、近幾年西北地區(qū)沙塵暴日益頻繁,飛沙走石,黃塵蔽日,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2、旋風(fēng)卷著黃塵灰土夾著雞毛蒜皮,把整個(gè)鎮(zhèn)子攪得烏煙瘴氣,把熱鬧的集市搗亂得蕭條起來。
3、忽忽年華十六春,公車山左走黃塵。
4、許是羈旅之途耗倦了他的身子,又許是漫天的黃塵本就帶著多多少少的迷惑作用,他倏然起了萬種前所未有過的幻象……
5、黃塵獵獵與時(shí)乖,樓閣鱗鱗云棧開。
6、東北風(fēng)嗚嗚地叫著。枯草落葉滿天飛揚(yáng),黃塵蒙蒙,混沌一片,簡(jiǎn)直分辨不出何處是天,何處是地了。就是驕傲的大鷹,也不敢在這樣的天氣里,試試它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