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為了與一回歸年的時(shí)間相符,陽(yáng)歷、農(nóng)歷各在歷法上加上若干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稱(chēng)“積閏”。
引唐 許稷 《閏月定四時(shí)》詩(shī):“玉律窮三紀(jì),推為積閏期。月餘因妙算,歲遍自成時(shí)。”《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 安老爺 ﹞説著,便要講那分至歲差積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