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639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新姓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裔,畢萬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為氏,見《姓苑》。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裔,畢萬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為氏,見《姓苑》。
2、春秋時晉大夫新稚穆子之后,別為新氏。
3、明時云南東倘長官司土長官為新氏。
4、蒙古族姓氏。
廣西欽州、臺灣高雄、臺東、北京、河北石家莊、山東曲阜、河南焦作等地均有此姓。
一、新xī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東之魚臺、山西之太原及長治、陜西之韓城、內蒙古之烏海、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引《國語》曰:“晉大夫新穆稚子之后。”(按:新穆稚子,《中國姓氏大全》引作“新穆子”。《姓氏考略》引作“新稺穆子”《姓氏考略》據《元和姓纂》注云:“出荀氏。新稺穆子之后別為新氏。”錄之以備考。
2、《姓氏考略》據《逸周書》注云:“(周)武王臣有新荒。”其后或以新為氏。)漢代有新臣;元代有新而元;明代有新度。
二、新
新姓分布:廣西欽州、臺灣高雄、臺東、北京、河北石家莊、山東曲阜、河南焦作等地均有此姓。
新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裔,畢萬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為氏,見《姓苑》。
2、春秋時晉大夫新稺(稚)穆子之后,別為新氏。
3、明時云南東倘長官司土長官為新氏。
新姓名人:
新荒,周武王之臣。
郡望:河內。
新姓古代名人
新清詳見《萬姓統譜》。
新臣秦豐軍師。
新度閩縣人,洪熙中南城縣教諭。
一、新xī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東之魚臺、山西之太原及長治、陜西之韓城、內蒙古之烏海、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引《國語》曰:“晉大夫新穆稚子之后。”(按:新穆稚子,《中國姓氏大全》引作“新穆子”。《姓氏考略》引作“新稺穆子”《姓氏考略》據《元和姓纂》注云:“出荀氏。新稺穆子之后別為新氏。”錄之以備考。
2、《姓氏考略》據《逸周書》注云:“(周)武王臣有新荒。”其后或以新為氏。)漢代有新臣;元代有新而元;明代有新度。
二、新
新姓分布:廣西欽州、臺灣高雄、臺東、北京、河北石家莊、山東曲阜、河南焦作等地均有此姓。
新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裔,畢萬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為氏,見《姓苑》。
2、春秋時晉大夫新稺(稚)穆子之后,別為新氏。
3、明時云南東倘長官司土長官為新氏。
新姓名人:
新荒,周武王之臣。
郡望:河內。
其他姓氏
[ 新 ]字的同音字 - [ xin ]
[ 新 ]的同部首字 - [ 斤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