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家姓

[ wù,wū ]

讀音:wù,wū

拼音:wu,wu

簡繁:兀

五筆:GQV

五行:土

部外:暫無

五筆:GQV

筆畫:3畫

吉兇:暫無

倉頡:MU

結構:上下

鄭碼:GR

四角:10212

區位:5603

統一碼:5140

異體字:?,兀

英漢互譯:to cut off the feet

筆順:橫、撇、豎彎鉤

筆順演示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111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內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在距三門峽市區西15公里的金水河畔,有兩個相距不遠的村子———陜縣原店鎮原店村和大營鎮兀家洼村,兩村的大部分村民有一個共同的姓氏———“兀”。據傳兀姓屬陜縣獨有,在我國其他地區鮮有發現《百家姓》中沒有兀姓,20世紀80年代匯載了全國5600多個姓氏的《貴姓何來》一書也沒有兀姓,《辭海》、《辭源》、《新華字典》中,也沒有“兀”作為姓氏的詞條。那么“兀”姓究竟來源何處? 1936年版《陜州志》卷五《族姓》里有這樣的記載:“原店村兀氏為北魏安樂王元鑒之后。” 元鑒何許人也?他與陜縣之“兀”姓到底有沒有關系?其后人為何會姓“兀”呢? 要揭開這一謎底,還得從北魏說起。北魏又稱拓跋魏、元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中央王朝,其創立者是鮮卑拓跋部的拓跋。鮮卑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拓跋鮮卑最初生活在蒙古草原東北部大興安嶺北段的嘎仙洞一帶,后漸南遷至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游牧為生。公元4世紀初,拓跋 的先人在今山西北部、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后為前秦苻堅所滅。淝水之戰后,拓跋 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國稱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拓跋 即道武帝。公元398年,拓跋 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經過拓跋 的“艱苦創業、進兵中原”,明元帝拓跋嗣的“隆基固本、內和外輯”和太武帝拓跋燾的“雄才大略、連年征戰”,北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統一了黃河流域。公元471年,北魏獻文帝長子拓跋宏即位,是為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被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上向著進步的勇敢的民族改革家”。孝文帝在位29年,他建設平城,倡明禮樂,督課農桑,修治大道,整治政風,廣開言路。公元493年,為鞏固對中原的統治,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6年,孝文帝提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遂下詔北魏皇族改姓元氏,其余所有鮮卑人也都改了姓氏。“遷都”、“改姓”兩項重要改革措施不僅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進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也加快了北魏經濟社會的發展。元鑒,字長文。其祖父拓跋長樂為文成帝次子,孝文帝時被封為安樂王,孝明帝時元鑒襲安樂王爵位,初為秘書監(掌圖書經籍,從二品)。元鑒文韜武略,驍勇善戰,曾為北魏王朝立下汗馬功勞,但由于其對當政者心存不滿,最終成為朝廷的叛臣。《資治通鑒》第一百五十一卷記載,公元526年9月,北魏宗室廣陰王元深、章武王元融被河北起義軍葛榮俘斬。公元527年7月,孝明帝元詡詔令元鑒任相州(治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刺史、北討大都督,兼尚書左仆射和北道行臺尚書令,與北道都督裴衍共赴信都(今河北冀州市)討葛榮。元鑒“幸魏多故,陰有異志”,“潛圖叛逆”,裴衍“覺其有異”,遂密表上奏朝廷。8月,元鑒部下別將嵇宗“馳驛告變”,元鑒“據鄴反”。孝明帝即詔令裴衍與都督源子邕、李神軌等合圍鄴城。8月17日鄴城破,元鑒被斬,首級被傳送至洛陽。元鑒死后7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后又分別被北齊、北周代替。統治中國北方達一個半世紀的北魏王朝徹底走出了歷史舞臺。二 唐《元和姓纂》載:“兀,后魏改安樂王為兀氏。” 宋鄭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載:“十三曰以兇德為氏,十四曰以吉德為氏。此不論官爵,唯以善惡顯著者為之。后魏安樂王元鑒為同姓,故改元為兀。” 這是史籍中有關改元姓為兀姓的確切記載。可見兀姓確實由元而來,而且是因為安樂王元鑒之故而改的。北魏立國以來,刑法嚴峻,被處以死刑者極多,特別是對于謀反者要實行族誅,甚至其子孫雖養于外族人家中,也要“追還就戳”。公元452年(北魏興安元年),文成帝準大臣源賀上奏,“寬宥死囚”,改死刑為戍邊,并不再誅殺族人。因此,元鑒被斬首,而其族人未被誅殺。但孝明帝元詡以為元為國姓,元鑒以謀反絕其藉,不得姓元,乃“詔改其元氏”。于是,元鑒的家人只有從京城洛陽遷往附近州縣避難,并改了元姓。據傳元鑒被殺前囑其長子元覽:“吾死后汝即改姓兀氏,永不得復姓。”竊以為,元鑒之所以讓其后人改元為兀,一方面是暗示元去頭為兀,讓后代銘記祖先殺頭之恨;另一方面也在激勵后人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以求東山再起。《辭海》中“兀”字有“兀魯思”的詞條,是蒙古語“領地”、“國家”的意思。作為北魏王朝掌管圖書經籍的秘書監,元鑒選擇“兀”字作為其后人的姓氏可謂煞費苦心。元覽最終改名兀覽,在金水河畔安家置業,幾代人后遂為村落。因兀覽后人在村中經商開店,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元氏祖宗,村名就取元之諧音“袁”,稱為袁店村。宋代石佛龕“大宋國陜州陜縣曲泉鄉大成保袁店村”石刻,較為完好地保存在陜縣文化館內,證明原店村原來名為袁店村。

河南三門峽市陜縣原店6000多人,兀家洼幾百口人,陜西藍田縣兀家巖1000多人,山西太原小店區小店西橋村1000多人。

上海也有此姓。

一、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江西之新會,陜西之韓城,山西之太原、運城以及呂梁、晉中等地區均有分布。《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后魏改安樂王元鑒曰兀氏。”此以兇德為氏,為元姓所改,出自鮮卑族拓跋氏。

2、《姓氏考略》據《范文正集》注云:“環州屬羌有如、兀二族。”宋代環州,當即今甘肅環縣。

3、《姓氏詞典》注云:“今河南峽縣、靈寶兀姓,相傳在元末改朝換代之際,當地姓元的蒙古族人,自行改為兀姓,以示‘元’已無頭。”五代時有兀欲;宋代有兀室;元代有兀邇篤。

二、

兀姓分布:臺灣臺北、河南洛寧、靈寶兀家洼、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兀姓起源:北魏時改樂安王元鑒為兀氏。北周時環州(故治在今甘肅環縣)羌族有如、兀二族,見《范文正集》。以族為氏。

郡望:樂安。

歷史名人

郡望

姓氏源流

一、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江西之新會,陜西之韓城,山西之太原、運城以及呂梁、晉中等地區均有分布。《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后魏改安樂王元鑒曰兀氏。”此以兇德為氏,為元姓所改,出自鮮卑族拓跋氏。

2、《姓氏考略》據《范文正集》注云:“環州屬羌有如、兀二族。”宋代環州,當即今甘肅環縣。

3、《姓氏詞典》注云:“今河南峽縣、靈寶兀姓,相傳在元末改朝換代之際,當地姓元的蒙古族人,自行改為兀姓,以示‘元’已無頭。”五代時有兀欲;宋代有兀室;元代有兀邇篤。

二、

兀姓分布:臺灣臺北、河南洛寧、靈寶兀家洼、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兀姓起源:北魏時改樂安王元鑒為兀氏。北周時環州(故治在今甘肅環縣)羌族有如、兀二族,見《范文正集》。以族為氏。

郡望:樂安。

堂號

[ 兀 ]字的同音字 - [ wu,wu ]

[ 兀 ]的同部首字 - [ 兒 ]

熱門姓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女人把腿给男人桶视频app|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中文字幕综合网| 股间白浊失禁跪趴老师|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aⅴ|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黄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高清视频网址|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版免费电影网站|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影音先锋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看男人j放进女人j色多多|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啦视频在线| 日本不卡一二三| 又大又硬又黄的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aa高清免费观看| 男男性彩漫漫画无遮挡|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视频网站|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ww484e5566|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国产精品第六页|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影音先锋男人看片资源|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