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讀音:shǒu
拼音:shou
簡繁:首
五筆:UTHF
五行:金
部外:暫無
五筆:UTHF
筆畫:9畫
吉兇:吉
倉頡:THBU
結(jié)構(gòu):上下
鄭碼:UANL
四角:80602
區(qū)位:4255
統(tǒng)一碼:9996
異體字:?,?,?,?,?
英漢互譯:head,first,leader,chief,a poem
筆順:點、撇、橫、撇、豎、橫折、橫、橫、橫
筆順演示王由三橫一豎構(gòu)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xué)。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951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nèi)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張澍撰姓氏五書注:當出于首陽、首止,或即以首為氏;如腹氏、肝氏。姓苑載:明弘治時有汀州推官首德仁;湖南長沙人。按,湖南省郴縣白露塘鎮(zhèn)首家洞與鴉市坪,及瀏陽縣社港鎮(zhèn),均有首姓人家。
一、首shǒu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天津之武清,上海,湖北之武漢、利川,廣西之荔浦,四川之成都、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漢族、土家族有此姓。《續(xù)通志·氏族略》收載。《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引《夢溪筆談》云:“天竺之貧四姓有首氏。”
2、其引張澍之語云:“當出於首陽、首止。”首陽,指首陽山,在今河南偃師;首止,春秋衛(wèi)地,在今河南睢縣東南。此則以地名為姓氏。
3、又云:“或即以首為氏。如腹氏、肝氏之類。”明代有首謙,巴陵人,宣德中龍江關(guān)提舉,后改為“守謙”;又有首得仁,汀州府推官;清代有首鳴盛。
二、首
首姓分布:湖南郴縣、湘潭、宜章、瀏陽、江蘇武進、云南鎮(zhèn)雄、巍山、湖北武漢、四川成都、上海、臺灣臺北、桃園、臺南、花蓮、北京、陜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
首姓起源:
1、天竺(古時印度)之貧四姓有首氏,見《夢溪筆談》。
2、當出自首陽(故城在今甘肅隴西西南)、首止(故城在今河南睢縣東南首鄉(xiāng)),以地為氏。亦見《姓苑》及《氏族博考》。
3、彝族姓。
首姓名人:
首德仁,明時湖南長沙人,弘治中貢士,任汀州府推官。
一、首shǒu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天津之武清,上海,湖北之武漢、利川,廣西之荔浦,四川之成都、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漢族、土家族有此姓。《續(xù)通志·氏族略》收載。《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引《夢溪筆談》云:“天竺之貧四姓有首氏。”
2、其引張澍之語云:“當出於首陽、首止。”首陽,指首陽山,在今河南偃師;首止,春秋衛(wèi)地,在今河南睢縣東南。此則以地名為姓氏。
3、又云:“或即以首為氏。如腹氏、肝氏之類。”明代有首謙,巴陵人,宣德中龍江關(guān)提舉,后改為“守謙”;又有首得仁,汀州府推官;清代有首鳴盛。
二、首
首姓分布:湖南郴縣、湘潭、宜章、瀏陽、江蘇武進、云南鎮(zhèn)雄、巍山、湖北武漢、四川成都、上海、臺灣臺北、桃園、臺南、花蓮、北京、陜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
首姓起源:
1、天竺(古時印度)之貧四姓有首氏,見《夢溪筆談》。
2、當出自首陽(故城在今甘肅隴西西南)、首止(故城在今河南睢縣東南首鄉(xiāng)),以地為氏。亦見《姓苑》及《氏族博考》。
3、彝族姓。
首姓名人:
首德仁,明時湖南長沙人,弘治中貢士,任汀州府推官。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