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èng ]
讀音:shèng
拼音:sheng
簡繁:聖
五筆:CFF
五行:土
部外:暫無
五筆:CFF
筆畫:5畫
吉兇:吉
倉頡:EG
結(jié)構(gòu):上下
鄭碼:XSB
四角:77104
區(qū)位:4205
統(tǒng)一碼:5723
異體字:?,聖,琞,?,?,?,?,?,?
英漢互譯:holy,sacred
筆順:橫撇/橫鉤、捺、橫、豎、橫
筆順演示王由三橫一豎構(gòu)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dú)w“王”管的不二哲學(xué)。上古時(shí)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王”?!巴酢弊鳛樾帐霞磥碓从凇巴酢边@個(gè)至尊之位;東周時(shí)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時(shí)間 | 排名 | 時(shí)間 | 排名 | 時(shí)間 | 排名 |
---|---|---|---|---|---|
最新 | 677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475 |
1995年 | 453 | 1987年 | 367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nèi)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⑴相傳女媧有臣子圣氏,制斑管,圣姓始此。
⑵相傳為黃帝的臣子五圣的后代。
⑶周代宋國始君微子啟的后代有圣氏。
另外,該姓出現(xiàn)于道教,起初是為了避諱最高圣人之名諱。后佛教亦隨之。
例如:道門弟子尊稱元始天尊為:“圣元始”、佛門弟子稱呼如來則為:“圣佛”。
一、圣(聖)shèng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景縣,山東之魚臺(tái)、平邑、東平、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武昌,安徽之涇縣等地均有。漢族、傣族、土家族皆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據(jù)《帝系譜》注云:“女媧臣圣氏,制斑管。圣氏始此?!?/p>
2、其又注:“一云黃帝臣五圣之后。”
3、其據(jù)《路史》注云:“宋微子之后有圣氏。”此則系出子姓。
4、《姓氏詞典》引《姓源韻譜》注云:“以謚號(hào)為姓氏。八愷聵?謚圣,后世氏焉?!碧拼惺ノ洹?/p>
二、圣(聖)
圣姓分布:分布較廣,但人數(shù)不多。
圣姓起源:
1、女媧臣圣氏制斑管,見《帝系譜》。圣氏始此。
2、黃帝臣五圣之后。
3、高陽氏時(shí)才子八凱之一隤敳,謚圣,后以謚為氏。
4、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圣氏。
郡望:丹陽、汝南。
一、圣(聖)shèng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景縣,山東之魚臺(tái)、平邑、東平、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武昌,安徽之涇縣等地均有。漢族、傣族、土家族皆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據(jù)《帝系譜》注云:“女媧臣圣氏,制斑管。圣氏始此?!?/p>
2、其又注:“一云黃帝臣五圣之后?!?/p>
3、其據(jù)《路史》注云:“宋微子之后有圣氏?!贝藙t系出子姓。
4、《姓氏詞典》引《姓源韻譜》注云:“以謚號(hào)為姓氏。八愷聵?謚圣,后世氏焉。”唐代有圣武。
二、圣(聖)
圣姓分布:分布較廣,但人數(shù)不多。
圣姓起源:
1、女媧臣圣氏制斑管,見《帝系譜》。圣氏始此。
2、黃帝臣五圣之后。
3、高陽氏時(shí)才子八凱之一隤敳,謚圣,后以謚為氏。
4、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圣氏。
郡望:丹陽、汝南。
其他姓氏
[ 圣 ]字的同音字 - [ sheng ]
[ 圣 ]的同部首字 - [ 又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