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óng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85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①、唐時西原州(故治在今廣西扶綏西南)蠻首領有儂氏。(《唐書·南蠻傳》)一說南人自稱儂,因以為氏。(《姓氏考略》)
②、唐時儂峒以森林為原始圖騰,壯語森林音近儂,部落遂以儂為姓,今廣西西南壯族多此姓。
③、壯族以多毛狗為原始圖騰的氏族,亦以儂為姓。
④、布依族有此姓。
云南、廣西、貴州等地有此姓。
一、儂(儂)nóng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浙江之余姚,廣西之田林,云南之邱北、河口、馬關等地有分布。漢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有此姓。《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據《唐書·南蠻傳》注云:“唐西原蠻居廣容之南、邕桂之西,首領有儂氏,儂·金意、儂·金勒等是也。”“天寶初,(西原蠻)黃氏強,與豐氏、周氏、儂氏相唇齒,為寇害,據十余州。”后或改為單姓“趙”。見《中國人的姓名·壯族》。“西原蠻”,乃壯族之先。
2、《姓氏考略》又注:“南人自稱為‘儂’,因以為氏。”宋代有儂智高(按:《姓氏詞典》稱:“唐有儂智高”。誤);又有儂奭,青州人,元豐登科。
二、儂(儂)
儂姓分布:分布較廣,主要集中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儂姓起源:唐時西原州(故治在今廣西扶南西南)“蠻”首領有儂氏,見《唐書·南蠻傳》。一說,南人自稱為儂,因以為氏。今布依、壯等民族均有此姓。
儂姓名人:
儂奭,宋時青州人,元豐登第。儂智高,宋皇祐中廣源州蠻首。
郡望:營丘。
儂姓古代名人
儂金意唐朝,唐時西原蠻首領。
儂金勒元朝,唐時西原蠻首領。
儂奭宋朝,青州人,元豐登第。
儂智高宋朝,皇佑年間廣源州起義領袖。
儂郎恐元朝,元代宣撫。
儂不花元朝,儂郎恐長子,廣南府土同知。
儂禎佑元朝,儂郎恐次子,襲土同知,后以罪死。
儂郎舉明朝,儂禎佑子,洪熙時為土通判。
儂印祖明朝,儂郎舉子,襲土通判,正統中以征麓川功升同知。
儂文舉明朝,龍河底之役,文舉以功著,萬歷七年授同知,后征罕岳,亦有戰功。
儂應祖明朝,儂文舉子,襲父職,萬歷二十一年官兵征三鄉,應祖親獲賊首俘于軍門,二十八年征蕃,三十六年征尋甸叛,目獲大理保楊理旌以四品服。
儂紹周明朝,儂應祖子,襲父職,隨征東川尋甸有功,尋以老休,致子鵬襲。
一、儂(儂)nóng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浙江之余姚,廣西之田林,云南之邱北、河口、馬關等地有分布。漢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有此姓。《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據《唐書·南蠻傳》注云:“唐西原蠻居廣容之南、邕桂之西,首領有儂氏,儂·金意、儂·金勒等是也。”“天寶初,(西原蠻)黃氏強,與豐氏、周氏、儂氏相唇齒,為寇害,據十余州。”后或改為單姓“趙”。見《中國人的姓名·壯族》。“西原蠻”,乃壯族之先。
2、《姓氏考略》又注:“南人自稱為‘儂’,因以為氏。”宋代有儂智高(按:《姓氏詞典》稱:“唐有儂智高”。誤);又有儂奭,青州人,元豐登科。
二、儂(儂)
儂姓分布:分布較廣,主要集中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儂姓起源:唐時西原州(故治在今廣西扶南西南)“蠻”首領有儂氏,見《唐書·南蠻傳》。一說,南人自稱為儂,因以為氏。今布依、壯等民族均有此姓。
儂姓名人:
儂奭,宋時青州人,元豐登第。儂智高,宋皇祐中廣源州蠻首。
郡望:營丘。
其他姓氏
[ 儂 ]的同部首字 - [ 亻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