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ì ]
讀音:lì
拼音:li
簡繁:笠
五筆:TUF
五行:木
部外:暫無
五筆:THGU
筆畫:11畫
吉兇:吉
倉頡:HYT
結(jié)構(gòu):上下
鄭碼:MSU
四角:88108
區(qū)位:8350
統(tǒng)一碼:7B20
異體字:笠
英漢互譯:bamboo hat,bamboo covering
筆順:撇、橫、點(diǎn)、撇、橫、點(diǎn)、點(diǎn)、橫、點(diǎn)、撇、橫
筆順演示王由三橫一豎構(gòu)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dú)w“王”管的不二哲學(xué)。上古時(shí)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gè)至尊之位;東周時(shí)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時(shí)間 | 排名 | 時(shí)間 | 排名 | 時(shí)間 | 排名 |
---|---|---|---|---|---|
最新 | 1652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nèi)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一、笠lì
現(xiàn)行罕見姓氏。今浙江之嵊縣有分布。漢族姓氏。《新編千家姓》收載;《姓氏詞典》引《太平圖話姓氏綜》亦收。《中國姓氏大全》注云:“古有笠澤(一說即今之太湖,或太湖東岸一小湖;一說即今江蘇、上海之吳淞江),當(dāng)因居于笠澤之濱而獲姓。或指物(如笠帽)為姓。”不知其所本。晉代有笠璦,江夏相;元代有笠拉。
二、笠
笠姓分布:臺灣高雄、香港等地均有此姓。
笠姓起源:見《中華姓府》、《新編千家姓》。古有笠澤之地,當(dāng)因居于笠澤(或指太湖)之濱而得姓;或指物(笠帽)為姓。
笠姓名人:
笠舟,1947年曾任國民黨陸軍部隊(duì)指導(dǎo)員。
其他姓氏
[ 笠 ]字的同音字 - [ li ]
[ 笠 ]的同部首字 - [ 竹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