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家姓

[ jiǎo,jiáo ]

讀音:jiǎo,jiáo

拼音:jiao,jiao

簡繁:矯

五筆:TDTJ

五行:木

部外:暫無

五筆:TDTJ

筆畫:11畫

吉兇:暫無

倉頡:OKHKL

結構:左右

鄭碼:MAGN

四角:82828

區位:2935

統一碼:77EB

異體字:矯,?

英漢互譯:correct,rectify,straighten out

筆順:撇、橫、橫、撇、點、撇、橫、撇、捺、撇、豎

筆順演示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50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14
1995年3991987年1982年345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內容來源于:m.shishangyizu.com

起源

矯姓主要源自:姬姓、姒姓。

矯姓矯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矯父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后。”該支矯姓讀作jiǎo。

矯氏族人大多尊奉矯父為得姓始祖。

矯姓矯姓起源二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弟子矯疵,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個人叫矯疵,字子庸,為越國人。由于他一生廉潔奉公,因此人稱其“廉潔”,反而多將其本名淡記了,就連《孔子家語》中亦稱其為廉潔。但他在《史記·仲尼弟子傳》中有記載:“江東人矯子庸疵。注:矯,音橋。師古云:矯疵,字子庸。”矯疵又作蟜疵,后代以矯、蟜為姓。該支矯姓讀作qiáo。

矯姓矯姓起源三

源于滿族。該支矯姓讀作jiǎo。

矯氏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晉國大夫姬矯父,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大致在500名左右,以陜西扶風為郡望(此說據分析應源于東漢逸民矯慎,詳見后漢書·逸民傳)。

矯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江蘇省、東北三省。

山東省青島市,主要分布在海西村、惜福鎮揚家村和青島市內。

山東省煙臺市,主要分布在牟平區前垂柳、后垂柳、矯家長治、埠西頭、上下垛玉夼、矯家泊等村落。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玉皇廟矯氏,是明永樂7年矯彥升由登州府萊陽縣矯家莊遷徙的后裔。

東北地區的矯氏分布廣泛而分散,大連莊河、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等幾處人數較多。

江蘇蘇州矯氏,為明初蘇州布政使參議矯順之后。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陜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陜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后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陜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陜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陜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陜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扶風堂:以望立堂,亦稱興平堂。

一、(矯)jiǎo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布很廣:今遼寧之清原,內蒙古之烏海,山東之平度、龍口、昌樂、沾化,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春秋)晉大夫矯父之后。”“以字為氏”。漢代有矯慎;宋代有矯知護;明代有矯順,蘇州知府;又,明代蘇州矯姓有數百人。一音qiáo,亦為姓。

二、(矯)qiáo

罕見姓氏。《姓氏詞典》引《字匯補》收載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江東人矯子庸疵’(注):《集解》曰:矯,音‘橋’。《正義》曰:《書漢》作‘橋庇’,云‘魯人’;顏師古云:‘橋庇。字子庸’。”一音jiǎo,為現行姓氏。

三、(矯)

矯姓分布:臺灣、黑龍江尚志、牡丹江、吉林白城、德惠、山東萊陽、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此姓。

矯姓起源:

1、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后見《風俗通》。

2、滿族姓。

矯姓名人:

矯文,春秋時鄭大夫。矯順,明時蘇州知縣。

郡望:扶風。

變化:一作蟜。

歷史名人

矯姓古代名人

矯父春秋,(生卒年待考),晉國卿大夫矯父,本姓姬,字矯父,其后代以他的字為姓,乃成矯姓。

矯智西晉,(生卒年待考),征南軍師。《通典》中有關于矯智的父親的一段記載。矯父對古代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出妻仍母之禮,維親為續。”在原始奴隸社會中,女子就是生子工具,若生子后被夫驅逐,其女就喪失了為子之母的權利。而矯父就是敢于破壞此“出妻之禮”的第一人。,這在史籍《通典》中有記載:晉傅玄曰:“征南軍師北海矯公智父前取夾氏女,生公智后而出之。未幾,重取王氏女,生公曜。父終之日,謂公智曰:‘公曜母年少,必當更嫁。可迎還汝母。’及父卒,公智以告其母。母曰:‘我夾氏女,非復矯氏婦也。今將依汝居,然不與矯氏家事。’夾氏來至,王氏不悅,脫缞绖而求去。夾氏見其如此,即還歸夾舍。三年喪畢,王氏果嫁。夾氏乃更來。每有祭祀之事,夾氏不與。及公智祖母并姑亡,夾氏并不為制服。后夾氏疾困,謂公智:‘我非矯氏婦,乃汝母耳,勿葬我矯氏墓也。’公智從其母令,別葬之。公智以父昔有命,母還,于是為服三年。公曜以夾氏母始終無順父命,竟不為服。”漢朝學者、博士劉喜評論道:“公智之父,棄夾納王,其在戶庭,尚為己配,茍有變悔,自由可也。還歸夾氏,則他人矣,去就出處,各從所執,豈復矯父所得制乎?故出妻之禮,夫使人致曰:‘某不敏,不能從而供粢盛,使某也敢告。’主人曰:‘某子不肖,不敢避誅。’又曰‘婦當喪而出則除之’。然則相與之禮,于是絕矣。”矯父原妻為夾氏,生了矯智,后被矯父趕走。之后,矯父再娶了王氏。但矯父在臨終時對自己的兒子矯智說:“王氏年少,我死了以后,她必然會改嫁,那時,你可以迎還你的母親回來,仍為汝母。”一舉打破了“出妻無復”的傳統。,需注意的,有種錯誤的說法,認為這里記載的“矯父”即前面所說的矯氏得姓始祖矯父,其實二者僅字面相同而已,實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此“矯父”指的的“征南軍師矯公智”的父親,而征南軍師一職僅見于三國之后的西晉,春秋時是沒有這一官職稱謂的。其生卒年雖已不可考,但分析可以推斷其在世年代只能是公元265年(西晉開國年代)到公元278年之間(傅玄的卒年)。

矯慎漢朝,(生卒年待考),字仲彥,扶風茂令人。時期隱士。年輕時喜愛研究黃帝、老子的思想,在山谷中隱居,終身未婚。后人有見之者,以為仙。《漢書·逸民傳》中記載他:“少好黃老,隱遯山谷,因穴為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與馬融、蘇章鄉里并時,融以才博顯名,章以廉直稱,然皆推先于慎。”,從記載可以看到,矯慎與馬融是同齡人,而馬融(公元79-166年)作為東漢大儒、經學家,其知名度和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

矯望西漢,(生卒年待考),右將軍。

矯道儀南朝,梁武帝年間人,《魏書》中有相關記載,曾官拜龍驤將軍,同北魏打仗兵敗被殺。

矯公羨五代十國,卒年938年,《南漢書》中有相關記載,越南古名交趾,從宋代后期開始,當地的各路豪強紛紛攘攘,各立旗號,逐漸脫離當時名義上的南漢統治。在此過程中,公元937年,矯公羨曾一度自立為節度,也就是現越南一地的最高統治者,但為期只有短暫一年,即被后起者取代。

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陜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陜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后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陜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陜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陜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陜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扶風堂:以望立堂,亦稱興平堂。

一、(矯)jiǎo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布很廣:今遼寧之清原,內蒙古之烏海,山東之平度、龍口、昌樂、沾化,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春秋)晉大夫矯父之后。”“以字為氏”。漢代有矯慎;宋代有矯知護;明代有矯順,蘇州知府;又,明代蘇州矯姓有數百人。一音qiáo,亦為姓。

二、(矯)qiáo

罕見姓氏。《姓氏詞典》引《字匯補》收載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江東人矯子庸疵’(注):《集解》曰:矯,音‘橋’。《正義》曰:《書漢》作‘橋庇’,云‘魯人’;顏師古云:‘橋庇。字子庸’。”一音jiǎo,為現行姓氏。

三、(矯)

矯姓分布:臺灣、黑龍江尚志、牡丹江、吉林白城、德惠、山東萊陽、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此姓。

矯姓起源:

1、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后見《風俗通》。

2、滿族姓。

矯姓名人:

矯文,春秋時鄭大夫。矯順,明時蘇州知縣。

郡望:扶風。

變化:一作蟜。

姓氏源流

一、(矯)jiǎo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布很廣:今遼寧之清原,內蒙古之烏海,山東之平度、龍口、昌樂、沾化,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春秋)晉大夫矯父之后。”“以字為氏”。漢代有矯慎;宋代有矯知護;明代有矯順,蘇州知府;又,明代蘇州矯姓有數百人。一音qiáo,亦為姓。

二、(矯)qiáo

罕見姓氏。《姓氏詞典》引《字匯補》收載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江東人矯子庸疵’(注):《集解》曰:矯,音‘橋’。《正義》曰:《書漢》作‘橋庇’,云‘魯人’;顏師古云:‘橋庇。字子庸’。”一音jiǎo,為現行姓氏。

三、(矯)

矯姓分布:臺灣、黑龍江尚志、牡丹江、吉林白城、德惠、山東萊陽、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此姓。

矯姓起源:

1、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后見《風俗通》。

2、滿族姓。

矯姓名人:

矯文,春秋時鄭大夫。矯順,明時蘇州知縣。

郡望:扶風。

變化:一作蟜。

堂號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陜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陜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后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陜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陜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陜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陜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扶風堂:以望立堂,亦稱興平堂。

一、(矯)jiǎo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布很廣:今遼寧之清原,內蒙古之烏海,山東之平度、龍口、昌樂、沾化,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春秋)晉大夫矯父之后。”“以字為氏”。漢代有矯慎;宋代有矯知護;明代有矯順,蘇州知府;又,明代蘇州矯姓有數百人。一音qiáo,亦為姓。

二、(矯)qiáo

罕見姓氏。《姓氏詞典》引《字匯補》收載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江東人矯子庸疵’(注):《集解》曰:矯,音‘橋’。《正義》曰:《書漢》作‘橋庇’,云‘魯人’;顏師古云:‘橋庇。字子庸’。”一音jiǎo,為現行姓氏。

三、(矯)

矯姓分布:臺灣、黑龍江尚志、牡丹江、吉林白城、德惠、山東萊陽、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此姓。

矯姓起源:

1、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后見《風俗通》。

2、滿族姓。

矯姓名人:

矯文,春秋時鄭大夫。矯順,明時蘇州知縣。

郡望:扶風。

變化:一作蟜。

[ 矯 ]字的同音字 - [ jiao,jiao ]

[ 矯 ]的同部首字 - [ 矢 ]

其他姓氏

欄目導航

熱門姓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十路亲子中出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e一片在线播放|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好男人视频社区www在线观看 | 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试看|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美女开嫩苞视频在线播放| 失禁h啪肉尿出来高h男男视频|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国产youjizz| 性欧美激情xxxd|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黄网站| 91手机视频在线| 思思99re热|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调教15小男生gay脱裤子|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毛片在线观看| 学校触犯×ofthedead| 亚洲图片小说区|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男彩虹用的app小蓝| 国产第一页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