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ng ]
讀音:gǒng
拼音:gong
簡繁:拱
五筆:RAWY
五行:木
部外:暫無
五筆:RAWY
筆畫:9畫
吉兇:暫無
倉頡:QTC
結(jié)構(gòu):左右
鄭碼:DEO
四角:54081
區(qū)位:2516
統(tǒng)一碼:62F1
異體字:共,拲,珙,廾
英漢互譯:fold hands on breast,bow,salute
筆順:橫、豎鉤、提、橫、豎、豎、橫、撇、點(diǎn)
筆順演示王由三橫一豎構(gòu)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dú)w“王”管的不二哲學(xué)。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98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nèi)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拱姓原是南宋王室趙氏,南宋即將亡國前,有二兄弟化成災(zāi)民逃走,兄弟二人相約改姓,以免元兵追殺,說改姓拱,一是宋朝百家姓中無此姓,以后有見姓拱者就是一家人;二是要告誡后人宋朝江山是拱手相讓給敵人的,要后人記住這個恥辱.然后二兄弟一南一北逃走.所以江西橫峰和鉛山縣是直到明朝滅了元朝,朱元章的洪武年間才修的家譜,一般姓氏家譜都是先秦西漢時期就開始修的。
一、拱gǒng
現(xiàn)行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廣西之永福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續(xù)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姓氏考略》注其源:
1、“《博古圖》:周有‘拱日之彝’。”拱日,疑乃拱姓之始。
2、其引《古今姓氏書辨證》云:“‘撫州臨川有此姓。’今廣西桂林此姓猶多。”
二、拱
拱姓分布:江西臨川、廣豐、鉛山、河南鄭縣、江蘇江浦、臺灣嘉義、臺北、桃園、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拱姓起源:
1、周時有拱日之彝,見《宣和博古圖》。此為拱姓之始。
2、見《姓苑》。
拱姓名人:
拱廷臣,明時臨桂人,嘉靖丙戍進(jìn)士,歷參議。
拱姓古代名人
拱廷臣明朝,嘉靖五年有進(jìn)士,桂林人。
一、拱gǒng
現(xiàn)行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廣西之永福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續(xù)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姓氏考略》注其源:
1、“《博古圖》:周有‘拱日之彝’。”拱日,疑乃拱姓之始。
2、其引《古今姓氏書辨證》云:“‘撫州臨川有此姓。’今廣西桂林此姓猶多。”
二、拱
拱姓分布:江西臨川、廣豐、鉛山、河南鄭縣、江蘇江浦、臺灣嘉義、臺北、桃園、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拱姓起源:
1、周時有拱日之彝,見《宣和博古圖》。此為拱姓之始。
2、見《姓苑》。
拱姓名人:
拱廷臣,明時臨桂人,嘉靖丙戍進(jìn)士,歷參議。
其他姓氏
[ 拱 ]字的同音字 - [ gong ]
[ 拱 ]的同部首字 - [ 扌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