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家姓

[ chōng ]

讀音:chōng

拼音:chong

簡繁:充

五筆:YCQB

五行:土

部外:暫無

五筆:YCQB

筆畫:6畫

吉兇:吉

倉頡:YIHU

結構:上下

鄭碼:SZRD

四角:00212

區位:1968

統一碼:5145

異體字:?,?

英漢互譯:fill,be full,supply

筆順:點、橫、撇折、點、撇、豎彎鉤

筆順演示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40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28

內容來源于:m.shishangyizu.com

起源

充姓主要源自:姜姓。

充姓起源一

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充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充人,是西周時期設置的一種官位,其職專門掌管飼養祭祀的各類牲畜,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據史籍《姓譜》、《姓氏急就篇》等記載,在古代,人們非常注重祭祀活動,王朝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牲畜來祭祀天地和祖先。因此,專門設有“充人”一職,專門負責飼養祭祀用的牲畜。在充人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充人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充氏,世代相傳至今。

充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大夫充閭,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公族大夫,名叫充閭,他的后代便以祖上名字為姓氏,稱充氏。其后裔子孫傳到戰國時期,有個著名的人物叫充虞,是齊國貴族、孟子的弟子。充氏族人大多尊奉充閭為得姓始祖。

充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漢時期官吏充依,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充依,別稱充衣,是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設置的女官,官秩高達千石,爵同“左更”,即第十二級爵位,就是負責督管內宮的秩序,以及言行舉止規范。

在史籍《漢書·外戚傳》中記載:“充依,言充后廷,而依秩序也。” 在充依的后裔子孫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母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充依氏、充衣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充氏、依氏、衣氏,世代相傳至今。

充姓起源四

源于爵位,出自隋朝時期帝王嬪妃,屬于以爵號稱謂為氏。

隋朝時期,皇帝除了正宮皇后、西宮、東宮貴妃以外,還典有九嬪,內中就有“四充”。唐朝初期沿襲隋制。在充華、充媛、充儀、充容的皇族子孫以及外戚族人中,皆有以先祖母爵號為姓氏者,稱充氏,世代相傳至今。

充氏或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姓氏,人口總數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二十八位門閥。充姓出自姜姓。上古時候,姜太公輔佐周武王姬發打敗了商紂,建立了西周。后周武王分封天下,姜太公因為居功至偉,被封到齊國為王。姜太公有一個后人叫充閭,是齊國的貴族。他的后代以充為姓氏,稱為充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現在的充姓。關于充姓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見于古書姓譜。周朝時候有一種官職叫“充人”,專門負責祭祀用牲畜飼養方面的事務。充人有的世襲這一官職,所以就把充作為姓氏,稱為充氏。這是今天充姓的另一個起源。充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我國充姓家族人數不多,但源自二三千年前的充人,淵源悠久。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地。

贊皇縣:贊皇縣地處太行山中段東麓,地勢西高東低,位于石家莊市西南部,與高邑、元氏和井陘縣相毗鄰,建縣有一千四百余年歷史,因境內有贊皇山而得名。縣城位于縣境中東部,自隋朝時期置縣后,一直是贊皇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贊皇人文薈萃,史不絕書。唐朝時期有父子兩任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等政治家,有李華、李嶠等文學家、詩人;宋朝時期有政治家李迪、楊云翼;元朝時期有外交家趙良弼;民國時期涌現了眾多的革命志士。全縣轄十一個鄉鎮,縣人民政府駐贊皇鎮。充氏族人望出贊皇,今河北正定一帶,古歸太原郡。

太原堂:以望立堂。

贊皇堂:以望立堂。

一、chōng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臨汾、運城、朔州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云:“‘出《周官》充人之后。以官命氏。’望出贊皇。”

2、《姓氏詞典》據《新纂氏族箋釋》注云:“以祖輩名字為姓氏。源于姜姓。系春秋時齊公族大夫充閭的后代。郡望:太原。”

二、

充姓分布:河南洛寧、江蘇武進、北京、山西介休等地均有此姓。

充姓起源:

1、古有充國,在四川閩中,見《寰宇記》。充國之后有充氏。

2、周官有充人(《周禮》地官之屬,主養用于祭祀之牲畜)一職,其后以官為氏。

充姓名人:

充虞,戰國時孟子弟子。充郎,漢時左馮翊,初平二年升大司農。

郡望:贊皇。

歷史名人

充姓古代名人

充虞戰國,跟隨孟子學習。孟子崇尚孔子的學說和為人,也經常帶著學生游歷和講座學問。

充尚秦國方士。善于祈禱占卜巫事。

充向漢朝,名人。

充申充向之徒。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地。

贊皇縣:贊皇縣地處太行山中段東麓,地勢西高東低,位于石家莊市西南部,與高邑、元氏和井陘縣相毗鄰,建縣有一千四百余年歷史,因境內有贊皇山而得名。縣城位于縣境中東部,自隋朝時期置縣后,一直是贊皇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贊皇人文薈萃,史不絕書。唐朝時期有父子兩任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等政治家,有李華、李嶠等文學家、詩人;宋朝時期有政治家李迪、楊云翼;元朝時期有外交家趙良弼;民國時期涌現了眾多的革命志士。全縣轄十一個鄉鎮,縣人民政府駐贊皇鎮。充氏族人望出贊皇,今河北正定一帶,古歸太原郡。

太原堂:以望立堂。

贊皇堂:以望立堂。

一、chōng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臨汾、運城、朔州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云:“‘出《周官》充人之后。以官命氏。’望出贊皇。”

2、《姓氏詞典》據《新纂氏族箋釋》注云:“以祖輩名字為姓氏。源于姜姓。系春秋時齊公族大夫充閭的后代。郡望:太原。”

二、

充姓分布:河南洛寧、江蘇武進、北京、山西介休等地均有此姓。

充姓起源:

1、古有充國,在四川閩中,見《寰宇記》。充國之后有充氏。

2、周官有充人(《周禮》地官之屬,主養用于祭祀之牲畜)一職,其后以官為氏。

充姓名人:

充虞,戰國時孟子弟子。充郎,漢時左馮翊,初平二年升大司農。

郡望:贊皇。

姓氏源流

一、chōng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臨汾、運城、朔州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云:“‘出《周官》充人之后。以官命氏。’望出贊皇。”

2、《姓氏詞典》據《新纂氏族箋釋》注云:“以祖輩名字為姓氏。源于姜姓。系春秋時齊公族大夫充閭的后代。郡望:太原。”

二、

充姓分布:河南洛寧、江蘇武進、北京、山西介休等地均有此姓。

充姓起源:

1、古有充國,在四川閩中,見《寰宇記》。充國之后有充氏。

2、周官有充人(《周禮》地官之屬,主養用于祭祀之牲畜)一職,其后以官為氏。

充姓名人:

充虞,戰國時孟子弟子。充郎,漢時左馮翊,初平二年升大司農。

郡望:贊皇。

堂號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地。

贊皇縣:贊皇縣地處太行山中段東麓,地勢西高東低,位于石家莊市西南部,與高邑、元氏和井陘縣相毗鄰,建縣有一千四百余年歷史,因境內有贊皇山而得名。縣城位于縣境中東部,自隋朝時期置縣后,一直是贊皇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贊皇人文薈萃,史不絕書。唐朝時期有父子兩任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等政治家,有李華、李嶠等文學家、詩人;宋朝時期有政治家李迪、楊云翼;元朝時期有外交家趙良弼;民國時期涌現了眾多的革命志士。全縣轄十一個鄉鎮,縣人民政府駐贊皇鎮。充氏族人望出贊皇,今河北正定一帶,古歸太原郡。

太原堂:以望立堂。

贊皇堂:以望立堂。

一、chōng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臨汾、運城、朔州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云:“‘出《周官》充人之后。以官命氏。’望出贊皇。”

2、《姓氏詞典》據《新纂氏族箋釋》注云:“以祖輩名字為姓氏。源于姜姓。系春秋時齊公族大夫充閭的后代。郡望:太原。”

二、

充姓分布:河南洛寧、江蘇武進、北京、山西介休等地均有此姓。

充姓起源:

1、古有充國,在四川閩中,見《寰宇記》。充國之后有充氏。

2、周官有充人(《周禮》地官之屬,主養用于祭祀之牲畜)一職,其后以官為氏。

充姓名人:

充虞,戰國時孟子弟子。充郎,漢時左馮翊,初平二年升大司農。

郡望:贊皇。

[ 充 ]字的同音字 - [ chong ]

其他姓氏

欄目導航

熱門姓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高清熟妇啪啪内射不卡自拍|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啪啪小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人成乱码中国|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希崎杰西卡一二三区中文字幕| 在线看成品视频入口免|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pp| 再灬再灬再灬深一点舒服|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播放| se94se欧美综合色|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色屁屁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 两个人看的www日本动漫|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欧美影院网站视频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在线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女女脚奴视频网|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中文字幕乳授乳奶水电影小说|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老鸭窝在线观看视频的网址|